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是不能没有英雄的!

纵观黄显声的一生,是为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直至牺牲的一生,是将国家、民族和人民置于首位的一生,碧血丹心,浩气永存!

黄显声将军(1896年12月18日-1949年11月27日)

黄显声将军是我们黄伍家族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我们家族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我们要继承黄显声将军的遗志,发扬光大黄家的光荣传统,让我们家族在新的时代里谱写更加美丽的篇章。

一、黄显声将军的家庭

黄显声将军祖籍辽宁凤城。

生于辽宁省凤城苇山河兰家(现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石庙子镇兰家)。

汉族。曾为清汉军镶黄旗。

一世祖为黄伍,一世祖母为陆氏。

一世祖黄伍系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东大黄家人。

“粤自始祖,选五行之正仪,按九宫之中央,以黄为姓。遂    上开基,来自塞北,系满洲     旗人。习武从戎,会经援擢,寻蒙国恩,赐爵五世,至高祖伍子,官满不仕,愿为民人。至康熙年间,奉   上谕入辽阳州开张社八甲民籍,嗣后子孙繁衍,居各处,恐宗派失考,故刻碣为记,自高之后,凡有迁居他方者,俱将所移之处,一一按世书,名开列于左,使之子孙触目观瞻,明宗派之本源,皆知说在也”

黄家大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纪述碑记》

黄家大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纪述碑记》记载:辽阳州开张社八甲,据家人考证为现在的辽阳市辽阳县河栏镇下麻屯村(@北纬40.979,东经123.37)。黄家祖先也是习武从戎,赐爵五世,官满不仕,愿为民人。至康熙年间来到辽阳的下麻屯为民。

黄显声将军的七世祖黄大献为皇清勒封登仕郎,在清朝应该是九品。

登侍郎为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
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
钱榖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钱榖出纳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
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黄显声将军七世祖黄大献墓碑,立于清朝咸丰二年,即:1852年

碑文的正面                                碑文的背面

(其中红色口字代表字迹无法辨认)

 

黄显声将军八世祖黄学荣墓碑(光绪九年立,即1883年)

从八世祖黄学荣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 他生前还是很辉煌的,曾经被朝廷授于几仗与九品的顶戴花翎。
几仗是老人用的拐杖,古代中经常有朝廷赐予几仗给有贡献的老年臣子。
八世祖黄学荣正在老当益壮之康强之身而仙逝。老先生一生品行善良,治家克勤克俭,邻里和睦,教子有方,
刻苦读书,督促耕作,父子亲,兄弟敬,舍己为人,品德兼优,闻名乡里。

根据八世祖黄学荣的墓碑,他有三个儿子,黄正蘭,黃正桂,黃正綱,他的孫子(应该是长子长孙)黄平玺。

黄正蘭正是黄显声将军的太爷。黄显声的爷爷是黄平玉,行二,黄平玺是长子。

黄大献一生好学,治学严谨,所以获得了“皇清例赠登仕郎‘。黄大献的碑文是由黄佩璲执笔。
黄佩璲不是黄大献的儿子,他是八世祖,是黄大献的侄儿。祖茔中有黄佩璲,应该是同一个人。
黄佩璲应该是黄家中非常有文化的人,也与黄大献应该是一起做学问的人。两个人特别熟,两家也走的特别近。
从断断续续的碑文中我们了解到黄大献特别孝心,乡里乡外德高望重,教子有方。
他的长子,黄显声将军的八世祖黄学荣继承了他的衣钵,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黄大献。

现在黄显声世祖的墓碑已经被修茸一新,在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镇兰家,即在现在的黄显声故居地

黄显声的七世祖、八世祖的墓碑

黄显声出生地: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镇兰家黄家大院(现为: 辽宁省红色教育基地-黄显声故居,@北纬40.75,东经123.51)

黄显声的家族在当地是显赫人家,而且是非常有文化的。他的父辈与他这一辈名字中都有字:例如:黄显声字警钟,黄恒浩字:剑秋。显声爸爸:黄恒泰,字:兴泉

黄家大院

——黄耀飞

黄家大院俯视图

岫岩有座"将军府"

在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栾家沟,有一处靑砖靑瓦的四合院,那是已故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的故居,人们习惯称之为"将军府"。这是辽宁省鞍山市有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将军府",是本世纪初当地政府为纪念黄显声将军而在原地址重新修建的。咋一看,院子很大,青堂瓦舍,风水独特,颇有些味道。院中央矗立的黄显声将军塑像,也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看得出,当地党委和政府是用了心的,其意义也是相当深远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聸仰将军的故居,讲述将军的故事,传播将军的精神,对于教育国人,激励后人,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介绍

 

 


作为这个大院里长大的、将军的旁支后人,我既感谢当地党委和政府重修"将军府",同时又为其修旧不如旧感到十分的遗憾。

岫岩的红色旅游文化与红色教育基地

我出生在这个大院里,20岁之前的大部分时光是在这个大院里度过的。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大院已经很破败了,原来的房舍已经不健全了,有些部位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仅从三重院落的建设布局、高高垫起的正房地基,以及耸立的巨型门楼,仍可看出当初大院的规模和气势。听长辈人讲,当初是在一个大院套里分成东、中、西三个院落,分别住着黄姓一个大家族的三支人。三个大院各有正房五间,厢房二十间。三个大院虽是自立门户,但总体上又同在一个大围墙中,围墙均以花岗岩块石垒至人高,之上再砌靑砖,总高近丈。大院四个角分别建有岗楼(俗称炮楼),形成一个防御体系,小股土匪奈何不得。黄家大院的炮楼

东、中、西三个大院三支人,原本是分了家的哥们三个,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的发展各不相同。中院发展的最为良性,置地,赚钱,供子女读书,造就了不少响当当的人才,除黄显声将军外,国民党元老、东北党部秘书长黄恒浩(字剑秋,也称黄剑秋)、新中国的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也称黄耀中),都出生在这个大院。东院发展的一般,成为历代务农的小康之家。我家祖上住在西院,是三大支中最差的一支,据说是因为我曾祖父吸食鸦片,败光了大部分家产。本来也是有房子有地的,但为了换烟土,房产、地产卖的卖、当的当、押的押,全都随风飘去,必须住的房子没法卖,把房子下面的地皮质押出去。就这样,本来也较有钱的西院终于成了破落户(当地人称破大家),到我的父辈,已经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于曾祖父的努力,1947年土地改革的时候,我们家没有当上地主、富农。

中院(当地称为"幺院")的发展所以能称为良性,一方面是其经营的土地得到很大的拓展,一方面是培养后代读书、走出去、见世面。其购置的田产从苇山河一带逐渐扩大到青城子以南,尤以凤城地区为主,所以在凤凰城里也建有宅院,这就是不少凤城人误以为凤城是黄显声出生地的原因。所以说,中院堪称岫岩、凤城一带比较大的财主。也许就是因为家大业大,给穷人施舍一点也不需要太吝啬,因此中院作为大地主,在家乡的名声并不恶。听前辈讲,中院最后的家长叫黄震一,人们习惯称之为"老震一","震一"显然是字不是名,但其名字却逐渐被忽略了,我也想不起来了。据说栾家沟的穷人到中院去讨口饭吃,老震一总是一边骂骂咧咧的恨其不争气,一边让厨房给盛饭吃。岫岩在日本投降后成为共产党的天下,国民党的势力于1946年10月才进来,半年后的次年4月,共产党彻底解放了岫岩,这期间,中院人已经彻底离开了栾家沟,后人已经不清楚他们的去向,只知道官至嫩江省政府委员的黄恒浩举家去了台湾;其孙子辈的黄中加入了共产党。关于中院的更多情况,我翻过民国时期的旧档案,可惜没有更多线索。

黄家大院的建筑模式,即可以住几辈人,又可以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起到防土匪的防御功能。许多移民到其它地区的黄家人,只要是有钱的,都会采用这种带炮楼的黄家大院的建筑形式,例如:吉林省海龙县(现为红梅镇)的黄家(黄平生,黄平官),东丰的黄家等。

这是吉林辽源县的黄家大院平面图

黄家大院门前有一《将军泉》,旱天水不少,涝天水不多,冬天不冻,夏天冰凉。泉中还有鱼儿在游弋。

当黄家鼎盛时代,他们在辽宁省凤城县小王胡同盖了当时比较豪华的住宅。

凤城县南街小王家胡同地图

凤城县南街小王家胡同老照片

1947年4月岫岩解放,当年就进行了土地改革,这是共产党每到一地要做的第一件事一一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实际过程中,不光是把地主的田地分给穷人,还包括把地主的一部分房产、浮财分给穷人,又包括对地主多年的恶行进行清算。现在大家都爱玩斗地主游戏,年轻人不知道当年的斗地主是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在这场风雨中,东院人经历的实在太多,他们都是些小地主,甚至连不劳而获都做不到。他们自己都很节俭,更没有心思去接济穷人。他们对穷人有吝啬,有残忍,所以他们往往是穷人更恨的人。在这期间,东院人被批斗、被游街,最后戴上一顶地主分子的㡌子而接受人民群众的管制。在那个年代,在阶级斗争的大环境里,地主分子属于无产阶级的敌人,他们没有公民权,在人民群众监督下接受改造。我接触过的东院后人,他们与我是同辈人、同龄人,但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感觉低人一等。
土地改革结束了,黄家大院的历史也告一段落了。大院里住着的仍然多数为姓黄的人,但已经没有原来中、东院的人了。作为西院后人的我家,因为已经沦落为穷人,所以也分到了房子分到了地,堂而皇之地住进了东院。本来,我家分到的西厢房,但分到东院正房那户人家担心国民党再回来,没敢去往,于是我们家又住上了东院正房。这是坐北向南的五间起脊瓦房,我家住西头,朱姓人家住东头,各住两间半。我出生在这里,童年在这里,但我看到的是:整个大院套的围墙已经断断续续,保留下来的也只有原来的一半高,东院高大的门楼还在,四角的炮楼早已不见踪迹。大院里杂七杂八的住进了很多人,已物是人非。曾经是栾姓人家住的地方,后来建成一座黄氏庄园。终于,黄氏庄园按下了休止符。

黄家大院的故事告一段落,东、西院后人都成了当地的平民。中院的人都到了外地。大约是在1980年,从国家体委副主任岗位上离休的黄中回来看过旧大院的遗迹。这里是他的出生地,他从这里走出去,读完书后投身了革命,成为新中国的省部级干部。那次他回栾家沟,当时在黄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家父陪着他。黄中虽然长家父几岁,但在族中辈分属于晚辈,家父详细介绍了大院的沧桑变化,令黄中感慨很多。他再一次捧起西泉眼的水,看一眼已面目全非的昔日家园,似乎已经找不到根的感觉。

黄显声将军的父辈: 左起;黄恒新,黄恒德,黄恒泰(字兴泉,显声将军的父亲),黄恒浩(字剑秋,显声将军的三叔)

黄显声将军的家谱

 

黄显声童年轶事

一九八二年十月四日访崔友和,黄显声家的车夫,现年八十多岁,住女儿家,车沟,向阳公社朝阳大队

崔忆:“我在民国九年,当时二十八、九岁,来到黄家当车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直到五0年的下半年,离开黄家。有关黄显声少儿时期的一些情况一概不知,因我来到黄家时已近三十岁(黄显声比我大一岁)。那时黄显声已离家多年了。只记得我来黄家时黄在东北军中任旅长,我还未曾见到他一面。还记得,黄的妻子闫氏和黄的六岁的儿子在家。关于黄小时的一些事黄家人,包括我们去做事的人,在一起可能会谈到过,但总的不算耳闻目睹再加上事隔多年,更难已追忆了。”

显声家雇佣的车夫崔友和回忆说:“黄小时很鬼,经常带领弟弟显槐(实为奎)背着他家老人坐着车玩。时间长了车夫们怕被黄家大人看到受训斥,就不让他俩坐车玩。黄显声就出主意,有时从家里拿点干粮,有时买只鸡给赶车的吃,这样他们好说服老板同意坐着马车玩”。

崔忆:“同黄显声见过两次面,一次是黄显声二婶娘死时,黄回家来。看到一次,只在道边看着。黄同一些大人物进黄家大院,另一次记不起在什么时候了”.

“黄家顾用做活人二十多人,民国十七、八年在城镇小王胡同建黄家大院。我一直给赶车。建好尚未搬进小鬼子侵占了凤城,黄家院就被日本人进住了。” (编者注:小王胡同的地址反复被用来作为黄家的地址,包括《东北名人录》)

“黄家一处大买卖在山东街,字晋昌源

“黄家每年吃租三千石。“

黄显声的夫人与儿子:夫人许式坤(黄耀的生母),黄耀华,黄耀均(显声将军的第一任夫人闫氏,黄耀华的生母,早殉)

刚正不阿的爱国者

-怀念我的三哥黄显声

朱如田 口述  董连柯整理

我和黄显声将军是姨表亲,他排行老三,因而叫他三哥。

三哥比我大21岁,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官至辽宁省警务处处长。

那一年我正念初小,十一二岁。祖母见我尚聪明,爱读书,便带我到大姨奶家串门,希望我能见识见识黄家的家风家教。一进黄家大院儿,我就急急寻找三哥。一见到三哥,就令我敬佩不已。他一身戎装,风纪扣扣的严严的,腰板儿挺得直直的,标准的军人风范。三哥并没有什么架子,对我和祖母很是和气,和祖母寒暄几句后,他便带我到他家后山玩儿。后山树木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三哥大步流星地走,我小跑才能跟上。吃饭的时候,仍是三哥作陪。他脱掉外衣,摘下帽子,皮带仍扎的紧紧的,坐在我和祖母中间,不断给我夹肉、夹粉条,印象很深。

1935年我高小毕业,随舅父苏显武来到北平,考入东北中山中学读书。那时三哥已是东北军53军副军长,家住北平西郊。一个星期天的午后,我来到三哥家,恰好三哥在家,当时万福麟是53军军长,万是老军阀,大老粗,又有抽大烟的嗜好,因而军务大事多由三哥操心。我进屋后电话不断,三哥一撂下电话,便向我打听东北,打听老家的情况。自从进关,三哥再也没能回老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三哥给一个电话调走,临走前叮嘱三嫂一定留下我吃饭。

1935年12月8日,黄显章(又名黄斌)来到东北中山中学宿舍找我,邀我和他一起参加12月9日的请愿活动,并告诉我明晨两点他来找我。深夜我睡得正香,黄显章来了,他交给我一个大背篼,里面装的全是传单、标语。他提着小桶,拿个浆刷,我俩由宣武门抄手胡同开始,每家门缝里塞几张传单,在电线杆子上和墙上贴标语,他刷浆糊,我贴标语,非常冻手,一直贴到西四小胡同里。天快亮了,突然,一个警士一把抓住我的背篼带子和一大包“罪证”,我被捕了,小桶喝浆刷丢在墙根,黄显章侥幸得逃。

我被押往天桥模范监狱,那个警士反复审问我的籍贯、职业等。我回答是辽宁省凤城县八区石庙子人,东北中山中学学生。他又再三追问我为什么贴发动标语,是不是共党分子?我一个十六七岁中学生,就能是共党分子?连他也不相信。但又“证据”确凿,一上午审了我两三遍。下午,又换了个警长来审问我,这次仍反复问我的姓名,籍贯,不再追问是不是共党分子,核对准后,便带我从监狱后门儿出来,我问他:“还往哪走?”他说:“你愿往哪走就往哪走。“我认为他是开玩笑,就大着胆子说:“我回学校了”。他说:“你走吧”。我拔腿就跑,他喊住我,“你慢慢儿走,到学校给黄军长回个电话。”,这时,我才明白,是三哥保释了我。

到学校后,我给三哥去电话,三哥说:“我知道了,你要安下心来好好学习,你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社会经验少,以后做事要多动脑筋。”

黄家文化传承

文化的传承是黄家的传统,那时的黄家就注重教育,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的培养。黄家对土地的经营也是非常有独到之处,能够在岫岩这个地方经营土地而致富,并把生意扩展到岫岩周边的地方。老家传说黄家的买卖开到了辽宁其他地方,规模庞大,这是要有相当的管理经验与远见的经济头脑。黄家在那个年代就注重对房地产的开发,曾在凤城县黄金地段南街小王家胡同开发出当年比较豪华的住宅。黄显声将军在从军的年代中,据说当年在北京就有四合院十多处,在西安也有房产。不仅仅是军人,还有经济头脑。黄家在那个时代达到了经济与仕途顶峰,1928年时,黄恒浩(字剑秋,北大毕业),时任辽宁省城稅捐局局长,黄恒惕(字敬夫)时任辽宁省政府委员会财务处处员,黄显文(字九皋)时任凤城公安局长,黄显声(字警钟),时任东北军第20旅旅长。

1928年东北名人录

二、黄显声求学之路

黄显声少小离家到青台峪、九沟峪完全小学寄宿读书。

中学在安东道立中学就读。

1918年,黄显声考取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并学习俄语。


黄显声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因为参加“五四”运动,语言“过激”,行动”越轨“,被迫离开学校。

他决心投笔从戎,报考军校,因思想激进落第,随后返回奉天,任东北三省兵工厂职员。

奉天兵工厂

从北京失学回来后,到奉天兵工厂担任管理员

东北陆军讲武堂

1920年,24岁的黄显声将军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1922年毕业

三、黄显声将军早期军旅生涯

讲武堂毕业后,黄显声进入奉天兵工厂担任少校卫队营长

奉天兵工厂

东北军将领郭松龄(1883年-1925年12月25日)

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黄显声因为作战中表现出色,被提拔为郭松龄的上校参谋。1925年,随郭松龄反奉,郭松龄失败后,黄显声回到沈阳。

张学良是郭松龄的好朋友,他看重黄显声的才华,让黄显声担任自己的上校副官,后提升为张学良卫队旅旅长。

1927年6月,奉军卫队旅扩编为第二十师,后改称为第十九师,黄显声任该师第一旅旅长。

黄显声以横溢的才华与卓越的领导力受到张学良的赏识,成为张学良的心腹。图为黄显声与张学良、赵一荻(赵四小姐)在一起

1927年2月随张学良奉军主力三、四方面军进入河南对抗北伐军。退居保定后任命黄显声为第一旅旅长(即后来的卫队旅)

1927年8月,黄显声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联合司令部宣传部部长,并奉命改组,发布考试公告,报考职员、队员,张贴各县。

1927年8月4日,黄显声作为宣传部部长签署的招人命令

1927年9月30日,张学良签署的关于宣传部的命令

1928年,黄显声将军任东北陆军二十旅旅长的记录

四、黄显声在皇姑屯事件中的表现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

1928年6月4日凌晨1时,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东北王张作霖。

当时张学良率兵在北平。

黄显声作为卫队旅旅长,竭力辅佐护佑少帅,建议张学良化妆成伙夫混在闷罐车中回沈阳,自己则先带领卫队昼夜兼程先行赶回沈阳,
将一切布置妥当。

1928年6月18日黄显声独自一人到沈阳车站迎接张学良。若干年后,张学良回忆此事时说:“连我的军队也不知道我在火车上,等我进到家里,家人都看不出来,说这是谁啊,谁也不知道我回到了奉天”

1928年9月,黄显声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第十九师步兵第一旅旅长。

五、张学良杀杨宇霆与常荫槐事件中的黄显声

                                 杨宇霆(1886年-1929年1月10日)常荫槐(1889年-1929年1月10日)

张学良夫人于凤至

根据夫人于凤至回忆:“杨宇霆在大帅在世时即任东北军的总参议,实际掌管东北的军政。有一批人跟随他,他对汉卿主政,一开始即反对,未能得逞。汉卿就职后,为了军队的团结和地方的安定,对所有军队人员都不予变动。杨宇霆心怀不服,阴谋夺权,不仅在军政两方面安插他的亲信,更着手勾结一些公开反叛的军头,准备起事。很多人向汉卿报告杨的谋反罪行,汉卿则因为杨是大帅的重臣,并且两人有一个时期曾在军旅中一起相处,对杨如何处置一直犹豫不决。汉卿就此事问我,我说:中国有句老话“当断不断,必受其害”,首先要查明他是谋反夺权公然勾结反叛军头,还是仅仅自视才高、怕你处理事务不当而争相处事。如果是前者,就要迅速除掉他。因为日本在旁正窥伺要动,决不容内部有乱。汉卿采纳了我的建议,遂派人调查,查明杨正在与已经因叛乱而被通缉的张宗昌、褚玉璞两个军头联系,密谋兴兵起事。当时,正逢杨的父亲寿日,我便以内眷身份去79拜寿。进入内室时,看见杨和褚玉璞正把酒言欢,种种事实证明杨谋反属实。于是,汉卿决定除掉杨宇霆以及他主要同党常荫槐。我反对杀人,汉卿用银圆掷正反面决定,三次都是主杀的面,似是天意。杀了杨、常,除了内患,稳定了汉卿的领导权。“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对张学良不恭敬,对其内外夹击,颇有取代之心。在杨宇霆为其父大办生日宴席中,推牌九,杨宇霆邀请张学良就坐推牌九,黄显声马上说:总司令你这臭牌九不行,干脆让我来”,边说边拉起张学良,示意随从营营长陈大章保护张学良离开桌子,张不离杨,陈不离张。黄显声在牌技上名声很大,据说是百赢不输,曾赢了某官员的全部财产。由于黄显声的一番安排,杨宇霆没有机会演出“鸿门宴”。

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杨宇霆,常荫槐谋密谋杀害张学良,请张学良到他家去玩,黄显声主张到杨家后,张不离杨,姜化南和黄显声不离张,使杨宇廷无法下手。东北军高级将领在一起推牌九是常有的事,杨宇廷推了几方之后,要张学良下来推,黄显声接过是:少帅不行,让我来。黄推牌九,张和杨左右不离。

姜化南:张学良保镖(字:志辕,1901-1926)

等张学良有准备的请杨宇霆和常荫槐时,常荫槐先到,张学良不下去接,当侍从报告,杨宇霆已进客厅,张立即出来说:我还有半碗饭没吃,马上就来。等张学良一出门,早已部署好的侍卫兵,马上进客厅把杨、常抱住,有人踏上凳子,枪口由上往下执行枪决。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杀了杨宇霆,常荫槐后,黄显声参与全城非常警戒,带张学良卫队战守奉天兵工厂,勒令全部停工。

1929年初,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整编奉军,取消军、师番号。黄显声接任东北陆军第二十旅旅长,驻防洮南。

1929年5月11日,黄显声向商埠局申请建筑现位于三径街九纬路上住宅(后称义光街四段四十六号)

六、“九一八”打响中国14年抗日战争第一枪

1931年3月6日,国民党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调派黄显声任辽宁全省警务处处长兼辽宁省会沈阳市公安局长。3月10日,黄显声接省政府令正式到任。同时黄显声兼任辽宁省政府委员,辽宁省清乡局付局长,奉天市政公所协理及辽宁省警务高等学校校长等职。

1931年3月9日《盛京时报》关于黄显声的报道

90年前的委任状:黄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

黄显声为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

1931年3月12日,张学良任命黄显声为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

辽宁省警务高等学校校长黄显声

黄显声的任命,有人猜测这是张学良向让黄显声以非军人的身份监视日军动向。

《新晨报》的报道

黄显声将军在沈阳任职期间特意为他建造的黄公馆

黄公馆的位置

 

黄公馆室内楼梯均为红松。楼梯、门庭、墙裙、灯盏、地板有明显的法兰西风格

现地址为:北三经街与九纬路西北角,《沈阳日报广告部》对面。

黄公馆现在已经改为私人会所:朴拙苑。整个建筑从里到外变化都很大
去朴拙苑吃饭,可以进去看看。


整顿警务

黄显声升任警卫处长后,对警界风纪和社会秩序进行了雷厉风行的整顿。
在县公安局和警务处内部,革除、撤换了一批腐化渎职分子,包括几个极端腐败的县公安局长

1931年5月21日,黄显声处长签署的调令

禁烟禁毒

黄显声采取了严厉的禁鸦片、禁毒措施,曾扣留一批日商从瑞士偷运进来的价值百万的海洛因,召开民众大会公开焚烧。

 

上世纪30年代沈阳小河沿繁华热闹的小河沿体育场,焚烧毒品大会

汤玉麟(1871-1949年2月)
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大宗烟土在运经沈阳时被警方查获。汤玉麟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张作霖生前对这位“二哥”尚敬让三分,因此汤对黄显声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势。但黄显声并没有买他的账,下令将查获的烟土全部没收焚毁。事后,汤玉麟为此事几乎和张学良闹翻。张学良此后对黄显声更加重用。

对日本在沈阳周边的军事活动加强情报工作与监视

监视日军军事演习活动的情报

1931年7月,黄显声通过情报与监视发现日军在沈阳附近的军事演习的次数明显增加,十分警觉

                   

   臧式毅(1885-1956年11月13日)             荣臻(1889—1960)
7月中旬,黄显声将汇集的各方面情报向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和荣臻参谋长作了汇报,请求采取措施。臧、荣不敢作主。于是黄显声亲赴北京向张学良作了详细汇报,请求对策。

身着北洋陆军礼服的张学良

王树翰(1882年-1955年)张学良的谋臣

张学良说:已派王树翰到南京请示蒋介石:“蒋介石说,有9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因此不必惊慌。
王又进一步请示说,万一日本进攻,采取什么行动?蒋介石说:那也不可抵抗,以免事态扩大,处理困难。“  黄显声听了,惊讶地说:“我的少帅,你真地认为这一命令可行?”,张学良对黄显声说:“你们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 黄显声心领神会,返沈阳后,立足于战,扩充各县公安队编制,编为12各总队,同时建立地区公安联防区,并着手更换武器。

1931年7月14日,清乡总局(黄显声为付局长)关于民人枪支的调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努力收集情报,向上反映,请示对策。1931年7月20日,黄显声将军下达发放枪支与储备子弹的命令

1931年9月,黄显声已经通过情报了解到日军发动侵略的意图日渐明显,紧急通知各县到沈阳领枪,十天内发出枪支20万多支,子弹1000多万发

黄显声领导沈阳的警察在“九一八”事变中打响了14年抗日战争第一枪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日本炮轰沈阳北大营

黄显声领导沈阳的警察在“九一八”事变中打响了14年抗日战争第一枪。

            

抵抗最激烈的是惠工街的第六分局。30多名警察不畏强敌,勇于杀敌,战斗了3个多小时,子弹打光了,无外援,直到战斗到最后一刻,仍无一人投降。

九一八后的19日至21日,黄显声带领警察部队几千人奋起抵抗,坚守公安局3天,
后因不支撤退。黄显声坚持到最后,才化妆成老百姓,夹在逃难到人流中,去北平向张学良请示
1931年10月初,黄显声在锦州主持召开锦州、义县、兴城、绥中等8县公安局长会议,
决定抽调各县干警,将辽宁省原有的1个公安骑兵总队扩编为3个,并将这3个骑兵总队集中在锦州北部一带驻扎整训

七、组织辽宁抗日义勇军

黄显声在马上指挥阅兵式受阅部队

张学成叛国投敌,日本关东军委任他为“东北自卫军”伪军总司令。黄显声认为应乘其还未完全成气候前加以消灭。但不是人反对,认为张学成是张学良堂弟,兵戎相见不妥。黄显声力排众议,在会上说:”谁投降日本做汉奸,都应该消灭他,张学成也不能例外,张付司令怎么会同意他堂弟去当汉奸!” 黄显声亲赴北京见张学良,阐明观点。果然张学良大义灭亲,马上同意前往缴办。

张学成(1902-1931年11月,字铸卿,是张作霖二哥张作孚的长子,张学良的堂弟

1931年11月,黄显声即派心腹大将熊正平去伪军司令部所在地高山子一战,击毙张学成和日本顾问等一伙日伪官员,并生擒伪军官数百人。死的地方离其父张作孚殉职的地方不远。(实在是愧对生父,愧对张氏族人,愧对东北百姓,愧对祖国)。

绿林好汉抗日英雄:张海天(老北风)

大汉奸凌印清,抗战前为国民政府“关东招抚使”,日军侵占东北后,凌印清投靠日军,任伪“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顾问为日军官仓岗繁太郎,活动于辽西地区,欲扩张武装力量,以高官厚禄、发放武器装备为诱饵,收降张海天、项青山等抗日武装部队。时黄显声将军率抗日义勇军于辽西地区,也派人联络张、项,指令铲除汉奸凌印清,张、项慨然受命,商定设计智取,表示同意归降,拟于其点验发放武装时歼灭之;按照约定的1931年11月3日,张、项率所部准时赴盘山县沙岭镇三道沟村接受点验,按照计划一举歼灭日本顾问仓岗繁太郎大佐、松本德松、道原之助在内日军14人、伪军200余人,活捉大汉奸凌印清、军法处长刘信书、参谋长冯仙洲、秘书王槐三,同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装备部队;并于盘山县沙岭镇召开公审大会,处决大汉奸凌印清,极大地振奋抗日义勇军的杀敌斗志,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潮,有力的惩戒汉奸卖国贼。

 

1931年12月23日,黄显声任命杨世丰为义勇军第14路军付司令的命令

1931年12月18日黄显声将军赴北平参加“救国会”会议,介绍辽西、辽南抗日义勇军的情况后,将组建和委任东北抗日义勇军事宜交付“救国会”,“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称谓由此改称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
1932年12月26日,《盛京时报》称:日军报纸有“黄显声极力收编匪贼”
张学良认为:“不能以锦州之军固守”。黄显声坚持坚守锦州,提出:“守土有责,决不退让”,“城亡与亡之旨”
1931年12月29日起,大部分官员随军入关,黄显声提出“以攻代守”,到大凌河一带布防。
1932年1月1日,黄显声中锦州召集各界人士一二百人,开了一次号召抗日的动员大会。刘澜涛代表讲话

义勇军受到民众欢迎

1932年1月2日日军第八师团对大凌河东岸的公安部队发起包围攻击。公安第3大队英勇抵抗,活捉日军7人
1932年1月3日,黄显声将军率部在锦州凌河一带与攻锦州的日军孤军奋战
1932年1月8日黄显声在大家都从锦州撤退时,不惧危险,执意到北漂建立东北民众自卫军总指挥部
后到北漂组成了东北义勇军总指挥部,救国会指示“所有义勇军听黄指挥”
他直接指挥的义勇军3万多人在辽西周边与日寇周旋
张学良多次电催黄显声赴滦州重新整顿军务,黄显声才不得不撤走
时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的黄显声作为“辽宁军政两署”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总司令。于1931年9月末在东北交通大学主持召开了辽西地区8县公安局长会议,要求各县积极组建民众抗日武装,并决定组建辽宁省公安骑兵总队,任命熊飞为总队长,准备迎击西犯日军。随后,黄显声、刘澜波等人又召开辽西多支民众抗日武装首领参加的秘密会议,出台了组建抗日义勇军的纲领性文件——《收编加委方案》,文件对抗日义勇军的组编程序、奖励办法、武器装备和经费来源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为辽宁乃至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锦州由此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主要创建地。

刘景毅介绍说,到1932年初,黄显声会同北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共发展了56路东北抗日义勇军、27个独立支队、6路骑兵,其中近八成在辽宁地区,仅在辽西地区最先发展的义勇军就有30多路(支队),达10万余人,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建立了丰功伟绩。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素材,就来源于东北抗日义勇军。

 

黄显声在锦州任义勇军总司令时期

辽宁锦州:东北交通大学校门旧照,黄显声曾在这里组织辽宁义勇军。

为扩大抗日武装,黄显声以省警务处名义,特别制订了编委方案,规定:凡举义旗抗日率武装百人者授上尉衔,领来骑兵250人或步兵500人者当任少校营长,领来500骑兵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当任上校团长,等等。

东北义勇军

此讯一传出来,爱国志士纷纷来奔锦州,请缨抗战。黄显声授意邓铁梅等人,在辽东等地创建义勇军,并给予经费资助。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阻击日军,给日军第四混成旅很大打击,日军不得不退出辽西。在打击日军时,黄显声还根据敌情下令破坏桥梁和路段,阻挡进犯日军。

1931年12月15日,张学良倚为依靠的蒋介石下野,张的抵抗意志更加消沉。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压力下,张最终下令东北军主力于1931年最后一天撤离锦州。其实东北军各部,除步兵19旅、骑兵20旅的部分部队以及装甲列车队以外,基本与日军未有接触即撤离,撤离时日军还在锦州的百里之外。真正在锦州外围和日军展开了血战的,是黄显声部下的义勇军和公安队。

辽西战场上的义勇军

他们与日军在白旗堡、田庄台、盘山、打虎山各地辗转血战,还曾经反攻过营口,给日军造成沉重的打击。东北军撤退时,也是黄显声率领3个骑兵公安总队断后掩护。黄以第一、第二总队掩护机关人员撤退,亲自带第三总队到大凌河畔杨官屯拒敌。

1932年1月2日,第8师团西义一部在锦州展开三面围攻之势,黄部与日军渡大凌河部队展开激战,战斗到夜间2点30分,黄下令炸毁女儿河铁桥阻挡日军追击,部队撤向关内。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义勇军部队一部随黄显声入关,一部留在当地继续和日军作战。

1932年5月,张凤歧接到黄显声为义勇军8月大规模进攻沈阳做内应的指示,组织部下秘商暗杀关东军、省政府要员的计划。可惜计划被叛徒出卖,张凤歧等人遭到逮捕。图为《满洲日报》刊登的关于此次暗杀行动的报道。

由于“义勇军”这个名字响亮而且贴切,逐渐成为东北各地抗日军民最为常用的叫法。1935年,田汉、聂耳合作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脍炙人口的战歌,后来成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指的就是白山黑水的关东人,也体现了全体中国人的不屈精神。

1935年,田汉与聂耳根据黄显声及其警察部队在东北地区抗日故事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八、让党进入他的军队

1932年初黄显声率部被迫入关后,所部骑兵总队改编为东北军骑兵第二师,河北省委派遣孙志远等17名党员到该部工作,1933年4月成立中共骑二师工委。

孙志远(1911年-1966年10月11日)原名秉哲,曾用名国柱建安河北省定县大王梅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2月到张家口改编为东北陆军骑兵第二师师长

熊正平回忆黄显声
熊正平是黄显声将军的心腹部下,在黄显声任警务处长是他任警察督查长,黄显声为骑二师师长时,他为一团团长。对黄显声将军抗日事迹的回忆节选:黄显声到锦州就组织抗日的辽宁省政府,展开对日斗争,先后消灭日刊组织的伪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凌印清及日本顾问仓岗繁等十五人。黄显声邀请共产党到骑二师领导工作,才打开共产党进入东北的大门

熊正平谈黄显声情况(报告)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陆军受命不准抵抗退出沈阳,他当时是辽宁省政府委员,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警察卫队和警察受到日本关东军进攻,9月22日我是沈阳市公安局督查长,兼警察总队长,接黄命令我带队退锦州。黄到锦州时组织抗日的辽宁省政府,展开抗日斗争。此后消灭日伪组织的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凌荫青及日本伊甸仓尚微等四人,组织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各地都微一路司令与日伪斗争。1931年底日本大举进攻锦州,在大凌河岸与日军抵抗,生擒日军七人,后带三个骑兵总队撤离锦州。1932年2月到张家口改编为东北陆军骑兵第二师,我被任命为一团团长,刘澜波任少校书记长。1932年秋调移河北省占果各庄,涞源一带, 感到蒋介石不抵抗,收复东北无望,坚定请共产党来师领导,改造军队,准备出关打游击。还派刘澜波到北京,请来孙汉远、康少逸、朱大光、刘学裕等十七人来师工作,办一个军士教导连,刘澜波任连长,孙汉远、康少逸人教官,朱大光和刘景裕到一团工作,组织士兵自治委员会,在地方成立夜校宣传抗日方针政策,成立党的地方组织。1933年2月长城抗战开始,率队进攻白马关。派一团挺进热河隆化与日伪周旋。长城失败不久,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派我去见冯玉祥表示支持所有抗日行动并劝驻禹县由东北退下的义勇军首领冯占海(讲武堂同学,带三万人)接受冯玉祥的指挥。

1935年7月张学良在西安任伪西北剿匪付司令,黄调骑兵军付军长,这时黄劝张学良接受中共八一宣言,枪口对外,使张学良受感动,1936年7月,张学良决心抗日,在王曲成立暑期军官培训团,调东北军十七路军连长以上军官受训。十月举办第四期,。黄显声任训练团教官长,这时蒋介石亲自到王曲训练班讲话。宣扬先安内后攘外。黄表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6年11月张学良决心和十七路军联合抗战,恐华北53军军长万福麟不可靠,使派黄显声去53军任付军长,兼119师师长,双十二事变后,张学良到南京被扣,黄显声也离开53军了。

(二)七七抗战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37年底黄显声到武汉周恩来(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付部长)要去延安抗大受训,准备组织新东北军到敌后游击,并派部下连长纪镇持其亲笔信函找我,嘱我将其存在西安的二十响连发自来得手枪一万支,子弹十万粒,运到延安。他许久不到,以后才知道他在武汉被军统逮捕。

张学良出国后,何应钦带其北平军分区主任时,派门禹岳检阅黄的部队,查知骑二师驻地右共产党标语,召见黄说:你的防地有共产党标语,你的师里一定有共产党活动。黄顶撞说:北平市内也有共产党标语,能说军分会内也有共产党活动吗?何不能答,遂不再问。

 

熊正平

1974.4.22

 

注:熊正平,原名熊飞,河北定县人。早年投身警界,因工作能力突出逐步晋升为辽宁省警务处督察长。熊正平是黄显声将军的心腹。

“九一八”事变后,熊飞随黄显声将军抗日救国,1931 年9 月27日被推举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副部长。1931 年10月至11月,率领部下的公安总队,先后在辽西剿灭日本人扶植的凌印清、张学成(张学良堂弟)两支伪军,使日本帝国主义在辽西两次组织伪军的阴谋皆告失败。灭凌除张之举,使张学良身为感动,特别是熊飞能明晓张学良之意,为张学良大义灭亲,不徇私情,张学良在公开场合多次称赞熊飞“又正义、又公平”,并以此为熊飞改名为“熊正平”,出于对张学良的尊敬和爱戴,熊飞遂将名字更改,熊正平之名后伴随其终身。 东北军将领数以百计,但被张学良“赐名”的仅有一人。众所周知,“赐名”是统帅对部下的一种高规格的奖赏与肯定,虽有封建色彩但却表明了被赐名者能力的突出。

改名后,熊正平继续协助黄显声领导辽宁的抗日义勇军斗争,直至1932 年1月锦州沦陷。

锦州失守后,黄显声又前往北平组建东北民众自卫军自卫军总部,熊正平随同奔走。1932 年秋,张学良将入关的黄显声部公安总队改编为东北军骑兵第二旅,又了正规军的番号和军饷,熊正平任第一团团长。在热河抗战中,熊正平曾率第一团挺进热河隆化(今属河北)一带与日军周旋。长城抗战后,奉师长黄显声之命保护在骑二师中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并厌恶打内战,期待能早日抗日复土。

1934 年7月,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五师在河南信阳长岭岗与红二十五军作战中失利,师长姚东藩被张学良撤职。张学良经过考虑,提升熊正平任该师少将师长,驻河南商城一带,但未与红军发生正面接触。1935 年年底,熊正平率一一五师调驻陕西,张学良将该师直隶东北军总部指挥。1936 年元旦,熊正平担任西安东北军阅兵指挥官,率兵接受张学良、杨虎城等长官的检阅,展示了东北军军官的良好风貌。1936 年6月,熊正平入王曲军官训练团受训。1936 年11月,改任陕西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从此离开东北军。1938年9月任陕西省第8区(大荔)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2年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6年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辽宁省军事特派员,1948年10月1日在沈阳投诚。

刘澜波,生于辽宁凤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原部长,东北骑兵第二师师长黄显声将军的秘书

东北军骑兵二师组建后,共产党员刘澜波以师长黄显声秘书身份为掩护,
对骑二师进行了争取和改造工作。他在队伍中创建了骑二师工委,与孙志远、白坚等共产党人一起开展对骑二师的统战工作,并初具成效。在其影响下,不仅师长黄显声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广大的爱国官兵也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骑二师成为一支“红到底”的队伍。

刘澜波等共产党员在骑二师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时,正是国民党政府大肆镇压抗日救国活动、逮捕共产党人和抗日志士的白色恐怖时期。为铲除骑二师中的共产党员,何应钦以骑二师“窝藏有大批共产党”为借口,派特务到骑二师监视共产党员的活动,还几次逼迫黄显声交出共产党员,均被黄显声以严词顶了回去。于是,他们开始利用特务手段公开逮捕骑二师中的共产党人。骑二师工委的孙志远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化名孙健,由黄显声护送到北平西苑53军军官团骑兵科受训,刘澜波与孙志远经常到驻北平的吕正操647团开展抗日工作,其行踪很快被国民党侦知。1934年2月,刘澜波与孙志远在北平龙福寺附近被北平宪兵3团跟踪追捕。在危急时刻,刘澜波毫不犹豫地掩护孙志远脱离险境,自己却被捕入狱。在被拘押的11天中,刘澜波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未说出孙志远点去向,表明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畏气概。黄显声闻讯,立即赶到北平军分会何应钦处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放人,声言要带兵去抢。因为没有刘澜波是共产党员的证据,何应钦只好在黄显声与刘多荃的联名保释下将其释放。

刘多荃(1897-1986-7-22)

九、抗日斗争

1933年2月率队进攻河北邯郸市成安县白马寺

1933年3月,黄显声将军率部从北平西苑进驻河北白马关
同时命所部1团在团长熊正平的率领下在热河隆化一带寻机抗日

1933年黄显声派其心腹熊正平去见冯玉祥,表示支持冯的行动,并许以相机参加行动。
有说服由东北退下来的义勇军首领冯占海接受冯的指挥,继续抗日。还不断将平西各地蒋军的防务情况密电同盟军,保持呼应。

 

十、与蒋介石集团的斗争

蒋孝先(1900-1936年12月12日) 蒋介石的堂侄,1933年任北平宪兵司令部付司令,西安事变被东北军军官孙铭九杀死

 

 

1933年9月6日,黄显声部下刘瑞霖被捕供认黄显声将军通共,蒋孝先密报蒋介石请示何应钦如何处理

           

中南海怀仁堂,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
1933年11月,张学良出国之际,何应钦暂时替代张学良为北京军分会主任,他在怀仁堂召开东北军高级将军会议,传达蒋介石命令:调东北军去南方参加剿共,黄显声将军拍案而起:要想调动东北军,除非张学良回国。张不回国,谁也调不动。说话间以手拍了拍腰间的手枪:如果誰敢接受何的命令,谁就准备这个。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1935年7月,日军进一步逼近了华北。张学良欲委黄显声为骑兵军军长,当蒋介石不同意,说:“黄显声,是桀骜不驯之徒。”

十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8月,经过周恩来总理批准加入党组织,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周恩来(1898年3月3日-1976年1月8日,黄显声入党介绍人)

十二、黄显声在陕西

1934年1月张学良返国,3月就任鄂豫皖“剿总”副司令,部分东北军南下“剿共”。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东北军此时兵力十六万左右,五分之四被驱入陕甘参加“剿共”。然而,蒋介石对东北军不但不给补充,还将东北军削减番号,减发军饷。东北军一方面被蒋介石掣肘,另一方面将士们思念故乡、厌倦内战,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张学良也感到再继续下去将使全军覆灭、永无回乡之望。12月,张学良赴南京开会,秘密转上海会见杜重远、李杜等爱国人士。杜李二人直率地向张学良进言:停止内战,联合一切爱国力量抗日是东北军最好的出路。后来,又辗转介绍中共秘密党员刘鼎赴张学良处工作。
与此同时,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根据东北军的情况,中共中央把对该军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4月9日,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举行了联合抗日救国会谈。东北军确立联共抗日方向,为在西北地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6月,中共中央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有叶剑英等人。20日,周恩来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指出“争取东北军到抗日战线上来是我们的基本方针”。陕甘根据地广大军民在此方针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对东北军的争取工作。

1935年7月,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将东北军骑兵集中成立一个军,欲委任黄显声为军长,但遭到蒋的极力反对,只好任命他为副军长。部队驻扎在陕、甘一带后,黄显声多次劝谏张学良,要以大业为重,与我党联合抗战,收复东北,打回老家去。张学良迫于蒋的压力,违心地进行军事“进剿”,但黄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进剿”命令,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摩擦的部队。

黄显声后来愤然离开骑兵军,留居北平,蒋氏乘机要以重金要职收买他,却遭到拒绝。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黄显声被任命为教育长。1936年冬,张学良听到报告,担心在外部队53军万福麟部有变,决定派黄显声去担任副军长兼119师长,以牵制之。

黄显声到53军后,致力于改造部队,实现抗日愿望,日后威震冀中的吕正操司令员,当时就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好友。黄显声撤掉一批人,大量吸收进步青年和流亡学生到部队,并让冀南的党员到部队任职。

 

1936年10月,黄显声将军在张学良组织的陕西王曲军官培训团四期任教官长
【1935年,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退驻王曲,建军官训练团,为方便交通,扩修此路,西边植洋槐树。后胡宗南改建为“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简称第七分校)】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对在河北的53军万福麟不放心,就派黄显声任53军副军长,监视万福麟。

万福麟(1880-1951):国民党53军军长,黄显声将军为53军副军长

国民党53军军长万福麟,辖116师师长周福成,第130师师长朱鸿勋。

116师师长周福成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黄显声支持张学良,但万福麟认为张学良没有与他商量,于是黄显声被万福麟软禁。

“西变”黄不在,在西安与河北万福麟在一起。对捉蒋,黄非常支持,万认为良捉蒋未同其商量,黄当时要配合“西安”,要收拾国民党力量,被53军万福麟扣压【5】

河北漳河
1937年“七七”事变后,软禁解除。
他毅然拉出自己的部队,在河北漳河前线与日本侵略者激战,重创日军,
但他的队伍也遭到重大损失。他果断地收容了从前线退下来的零散队伍约五六千人,准备整编后重新投入战斗。

十三、黄显声在武汉

张学良被蒋介石扣压后,东北军内部开始出现混乱。黄显声失去了张学良这颗大树后,受到53军军长军长万福麟的排挤,无法发挥作用,毅然离开53军。

1937年底黄显声将军到武汉会见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付部长)

一九三七年去武汉和周总理有接触,总理有时与闫(闫宝航)在黄家会面,同座相谈。

有一次在汉口旅社,总理召集闫,于又夫七人谈话,有黄共谈三、四次。黄此时被国民党注意上了【5】。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
黄显声到达武汉后,立即投入到营救张学良将军的工作,他亲自找到宋子文,说:“张先生本是为了抗日举行兵谏,现在对外抗日已经开始,对日抗日的问题各方面看法都已一致,再囚禁张先生不久没必要,还会让大家感到不能理解。”黄显声当场对一直支吾其词的宋子文说:“担保张学良安全的是你,你到底扶不负责任?你究竟说话算数不算数?”

他甚至向蒋介石提出愿以他和张学思两个人的自由换取张学良一人自由的请求。被蒋介石严词拒绝。

到武汉后,他不遗余力地投入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为营救张将军奔走呼号。当他认识到这是徒劳时,便转向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曾将我党从港岛运来的物资,以及他在西安和53军保存的武器,一次次送往延安,并组织东北籍进步青年和老部下赴延安考察学习等,作出特殊贡献。

另一方面他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曾将当党从香港运来的一批物资和自己原在西安以及五十三军保存的一些武器一次次运往延安。与此同时,他还到处宣传不要对蒋介石存在幻想,鼓动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来对付他才能看到国家民族的希望,更亲自组织了一百多人的东干队(东北干部队)开往延安,这些同志后来为祖国的光复,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党的教育影响下,他很注意学习党的政策,严格要求自己。在与周恩来同志的多次接触中,使他看到了中国光明前途之所在,他诚恳地向周恩来同志表示了要亲赴延安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斗争的愿望,周恩来同志曾相约他将来到延安后参加抗大的工作

十四、武汉被捕情况

1937年2月11日黄显声将张学思送走,自己拟定2月6日去延安。当时他认为自己从来光明磊落,没有必要躲躲藏藏,他不信蒋介石能把自己怎么样。

吕正操上将(1905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黄显声将军的部下)

据吕正操回忆说:在黄被捕前,周总理曾和黄打过招呼,要他迅速转移,他没同意,以为国民党不敢将他如何。

 

黄显声将军的两姨妹妹朱如田回忆黄显声被捕情况

1938年初,东北中山中学辗转迁到大西北的汉口。当时黄恒浩六叔是东北中山中学的总务主任,我从他那里得知,三哥也来到汉口,住在黄皮路。一天午后,我和凤城老同学姜长贤来到三哥家。三哥着便装,穿着拖鞋和三嫂坐在葡萄架下,随身带的柳条包都没打开,放在台阶上,原来三哥准备奔赴延安,只是我们不得而知。三嫂端出水果招待我们,我们自然又唠起东北,唠起了家乡。刚唠了一会儿,门口开来一辆小轿车,一个穿白色西装的男子走下来,冲院子喊道“黄军长在家吗?”三哥迎了出来,刚一握手,那人拉住三哥就走。车子没熄火,三哥刚一上车,车就开了,等三嫂拿着衣服和鞋和我们一起撵出来时,车子没影儿了。

我们四处打听一个多月,一直没打听到三哥的消息,后来,还是六叔打听到准确消息,三哥是以泄露军事秘密罪而被捕、遇害的。

虎入笼中威不倒

十五、息烽集中营

黄显声将军在贵州息烽监狱关押处

周养浩(1910年-1990年,息烽集中营主任)

黄显声将军在贵州息烽监狱关押处

1938年7月6日, 国民党元老苏炳文,李杜等上书蒋介石要求释放黄显声将军的信

黄显声将军在息烽监狱中的难友

                                                车耀先(1894年—1946年8月18日)             罗世文(1904年—1946年8月18日)

 

                                                 宋绮云(1904年-1949年9月6日)                              周科征(右)

狱中生活

鄙视蒋介石: 一九四三年初,黄将军被囚禁在阳朗镇的“忠斋”。(敌特称集中营为“大学”,监房叫“斋房”,被囚的人叫“修养人”)这个斋内被囚的人,多为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知识分子。当时集中营里布置全体“修养人”学习奖贼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因“忠斋”皆为有文化的人士,所以列为重点学习斋。并强制每人每天写学习心得笔记,除每人发一本外,有发笔记薄两本,并派专人逐日轮换收了笔记簿,审查内容。黄将军对此布置极端愤怒的说:丧权误国之人,还能写成什么好的东西?“拒而不理,并把发的笔记簿,逐日轮留每本撕下一页做大便纸用了。当时被囚禁在“忠斋”的人,原多不想学习,就和黄将军结合一气,抗而不学。影响全“忠斋”无人写笔记,看见在其他监房的人,风闻“忠斋”的是都拒而不学,也都消极对待,因此这个布置就无疾而终了。
无言的斗争: 一九四三年初,集中营开始成立生产组,组长尾郑星槎,此人系军统分子,原在反动派海军任舰长,因违反军统纪律被关押,监狱特务周养浩很倚重他。他常仗势欺凌难友,早为难友们所痛恨。有一次郑星槎又欺凌难友共产党员尚承文,黄将军在旁,目睹此况,气愤不平,难以容忍,就举拳痛打郑匪,郑慑于黄将军的声望,狼狈而去,此事发生后,特务周养浩十分恼怒,认为打狗要看主人,这样在集中营闹事,是打奴欺主,无疑是蔑视他,于是在星期一的纪念周会上,集合全监的几百人在礼堂上宣布黄显声出手打人,违反监规,要他上台当众认错赔罪,以儆效尤。宣布以后,全体难友都为黄将军感到愤慨,但敢怒不敢言,只全神贯注着他。黄将军在众人注视下,迈着军人的步伐,昂首阔步,向讲台走去,一步步响亮而坚定的皮鞋声,紧扣着每个人愤怒的心弦,他走上讲台,挺胸而立,目光炯炯,怒视着周养浩,毫无屈服之心,此时,全场寂静一点声音都没有,难友们情绪也很紧张,不知将发生什么事情,几百双愤怒的眼睛已与黄将军不屈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激流,形成无言的抵抗,更增加了力量,相持数分钟,终使特务周养浩低下头来,黄将军转目环视全场一周,才转身又迈着雄壮的整齐的步伐走下台来,这时大家在内心都报以胜利的微笑,黄将军这种坚强不屈的气概,和群众的愤怒的火焰,逼使周养浩张皇失措,狼狈宣布散会,各回斋房,事后不久,将郑星槎关进斋房,撤其生活组长之职务,以图缓和众愤。

 

  • 不屈不挠

一九四四年夏天,集中营来一个所谓的“国际友人”,此人先到息烽训练班,再由周匪陪同到集中营来设宴招待,这天,集中营所有的“修养人”和“工作修养人”都不准各处走动,也不准观看,宴席上有黄将军和孙殿平在座,孙殿平原职外交部工作(也是被扣押的),英语极流利,由孙做翻译。孙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友人”诉说:我们这里是一个极大的集中营,里面关押有很多人,我和黄将军都是失去自由之人,你们国家是主张民主自由的,希望你回到重庆,向有关方面提出释放我们”等语。黄将军谙熟英语的,他在席间一语未发。席后,黄对孙说:“你这个人真是莫名其妙,怎么能和他说这些话?你把他当做什么人?他还能是好人吗?”孙不以为然,还与黄将军争执了几句,当自“友人”走后,孙殿平还痴呆等佳音,却毫无消息,孙就托人打听此“友人”是否已返重庆?后才听说这个“国际友人”是由重庆“中美合作所“派到息烽训练班教授指纹等的美帝特务。
  • 不失小节

黄将军对蒋匪特务组织,深恶痛绝,被囚十二年,不仅中政治主张上没有丝毫动摇,即在日常生活小节方面,坚贞自持,不与野兽同群,如:

  1. 一九四四年间,特务周养浩曾亲笔写了一个条子给监狱会计室,在“修养人津贴”项下,为黄将军单立一户,由黄随意取用款项,不受限制,凭领款条报销。当时,集中营对优待或有严重病症的“修养人”,给予特别津贴,一般的都只发一二十元,最多的就算是蒋贼的胞兄郑老头子一家人,每月发给特别津贴五十元,而对黄将军的特别津贴,不限数目,随意支用,可谓“优待”之至。但经过半年的时间,黄将军从未取用过分文。有一天,黄将军到会计室来,主办会计熊顺生就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也不领取一次钱用?黄将军回答说:“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叫我用?我不受这个不义之财”。熊顺生报告了周匪,只好撤销了这个户头。
  2. 一九四三年冬季,集中营由重庆运来一片破烂的旧棉军服,发给“修养人”御寒,而其中职员,则每人发给一套新棉军服。当时周匪就叫第三组事务股给黄将军发一套新的,以示优待。黄将军拿到新棉衣后,就交给保管股的闫继明,要闫换一套旧的给他。闫认为旧的太脏,又不能御寒就劝他不要换,但他坚持要换,闫只好给他换了套旧的,黄将军将旧棉衣拆洗了,拿到缝纫部补好,穿着出来,周养浩看到他穿一套旧棉衣,就很奇怪,问他:“我叫他们发一套新棉衣给你,怎么没发?”,黄将军当即回答说:“我坐牢就应当穿这个,虽然破旧,经我把它洗干净补好了,穿着身上,从心里觉得干净利落,新棉衣不合我的身份,我穿不惯。”周匪听后,无以作答,默然而去。
  3. 集中营内生活组卷烟部,除生产一般的纸烟销售外,特制一种优质的“四一牌”香烟,(四月一日食军统特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这种烟多是赠送特务首脑分子或其他反动军政人员享用,集中营里只有特务周养浩吸这种香烟。黄将军吸纸烟,都是自己的钱在四一合作社购买一般的纸烟吸。有一天周养浩看到黄将军在吸烟,对黄将军说:“以后吸纸烟,就到卷烟部拿优质的四一牌的纸烟来吸,不要再到合作社去买了。”黄将军当即拒绝说:那种香烟我不习惯吸。”此后,为了免得周养浩再来麻烦,就托人在贵阳的买烟丝及卷烟纸,香料等,并用木板制了一个木卷烟机,自制香烟吸,这个卷烟机,一直带到白公馆还在使用。他对我说:“吸烟原是小节,但是不能因此玷污了我的人格。”
  4. 黄将军友人辗转托人由重庆军统局转到集中营一万元,送给黄显声使用。当时集中营有农场,喂有猪仔多条,周养浩就利用这个机会,叫会计室将黄将军的存款,拨一部分交给生产组的采购员,在外替黄将军购买架子猪一只,存在农场内代为饲养,长肥后可以自食,以此笼络。会计室即将此意征询黄将军的意见,他当即拒绝说:“朋友送给我的钱,我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要吃肉,我宁可花钱买了吃,不占这便宜。”
  • 勤奋好学

黄将军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是有坚定信心的。在长期的幽囚生活中,始终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必散步,有时骑马,打网球,每天比读书,阅读报刊杂志,练毛笔字,临摹魏碑帖,还致力学习俄文。他认为学俄文,就可以多学革命道理。因此,每日清晨就朗读俄文,随身带有钢笔及小本子,随时随地默写俄文字,当时狱中有几个俄罗斯籍的外国人,黄将军经常找他们谈话,练习俄语。因此,他不但能读俄文,俄语会话也极流利,还编著“俄文简易文法”一书。他不但自学,还要帮别人学,其时狱中很多人受他影响,造成学习俄文多风气,清晨见面,互以俄语问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黄显声将军的难友,李济深的秘书,中国民主人士,书法家李任夫回忆:在息烽集中营,为了发泄心中苦闷,他要我教他作诗,
我写了几十首爱国诗人陆放翁的诗给他读,当他读到“报国欲死无战场”时他嚎啕大哭。他说:我们和南宋一样是秦桧当权,岳飞被杀,真令人悲愤。

黄显声将军在息烽监狱的亲笔信

黄显声将军在息烽监狱遗物

1946年7月写给女朋友黄彤光的诗词及序

赠黄彤光(1)诗词及序(2)

“词”-古人都把它当伤感的悲吟,失意和惜别的叮咛寄情,凡此种种皆以“愁”字为中心,我辈忝为革命的青年,赤血壮志,决不能任愁字以牵萦和销(消)磨的。

我与彤光相识与特殊环境中,以彼此兴趣嗜好及语言之相近,故较他人为亲善,数日来,彤光特绘各色人物鸟兽并题词以赠我,情切意重,感我深深。

昨检昨检得此一卷,去冻所抄之五代两宋词,其中均历史上词圣及英雄烈士之杰作绝响,但据我可意会者愁讽等等在所不免,唯“满江红”一词,慷慨而悲壮,是我辈革命青年、爱国儿女所极应誌而实践者,今当远离,愿以该词词慷慨壮志与彤光共勉之。光-光-光,莫彷徨,莫忧伤,步看前贤的忠贞祥,负起时代的责任,背着枪,上战场,赶不尽矮(倭)寇奴誓不还乡!光-光-光,我们要携着手,往前闯,争我们大时代女儿的荣光-光-光!

戏作艳诗赠彤光

论交何必旧,脉脉贵能知,记得春风时节,是我识卿时。情情虽未久,只恨相见迟,欢叙犹未尽,频频又笳蒂。今夕同衾枕,明朝各东西,卿须为我惜,我应为国驰,扫尽倭奴日,花花放双蒂。

共勉诗

萧萧易水有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

以上拙作之诗文本不足以赠君,惜此处别无长物,聊以此卷赠君,暂作纪念耳。

峰(3)记于渝(4)郊时卅二年仲(5)春(4)也

注释:(1)黄彤光,黄显声狱中恋人,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42年5月被捕,后转入贵州息烽监狱,在狱中和黄显声相识并相恋。

(2) 题目为编者所加

(3)峰:是黄显声和黄彤光之间的私人称呼,黄显声在给黄彤光的信中,抬头大都为“冬妹”,署名则为“兄山”或“兄峰”。意即如果我是一座山,那么你就是山上的一颗冬青

(4)渝:重庆的简称

(5)此处时间疑为1946年7月以后。作者的落款为民国卅二年仲春,是因为黄显声和黄彤光是民国卅二年互订金兰之约,为了永远记住他俩定情的这一天,黄显声給黄彤光写信时,有意将落款时间署为“民国卅二年春。”

1943年5月9日黄显声将军写的日记

日记

五月九日    星期日          晴

早饭后,劳动服务。下午写完大字,读报纸,写读书心得。

前次人物评论:“诸葛亮待人用兵之态度,你的观察如何?”我以为,诸葛亮之最足以为后世法者,不是待人用兵,而是其服务之精神,确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与所谓“人生意义以服务为目的”前后吻合。

 

注释:此篇是根据1943年黄显声在贵州息烽监狱所写日记残篇摘录的。

法:效法

 

十六、在重庆白公馆

黄显声将军在重庆白公馆的住室
黄将军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是有坚定信心的。在长期的幽囚生活中,始终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必散步,有时骑马,打网球,每天比读书,阅读报刊杂志,练毛笔字,临摹魏碑帖,还致力学习俄文。他认为学俄文,就可以多学革命道理。因此,每日清晨就朗读俄文,随身带有钢笔及小本子,随时随地默写俄文字,当时狱中有几个俄罗斯籍的外国人,黄将军经常找他们谈话,练习俄语。因此,他不但能读俄文,俄语会话也极流利,还编著“俄文简易文法”一书。他不但自学,还要帮别人学,其时狱中很多人受他影响,造成学习俄文多风气,清晨见面,互以俄语问安。
四六年时,黄将军由息烽集中营转至重庆“白公馆”,当时在“白公馆”的后山上松岭坡“戴公祠”内,囚着一位被反动派国民党从绥远逮捕来的苏联籍军官辛格夫大尉,大尉曾愤而绝食,匪特不懂俄语,语言不通,就请黄将军作翻译,黄将军趁此机会向大尉详述当时国际时事,并尽力帮助大尉获得绝食的胜利,二人互道肺腑之言,友情深厚。但平时不能见面,辛格夫大尉就每隔相当时日,绝食一次,以取得与黄将军见面畅谈的机会,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友谊,可以说是一段铁窗佳话。

与小萝卜头宋振中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1年-1949年9月6日)
黄彤光回忆:黄将军在“白公馆”时,十分关心宋绮云烈士的幼子宋森森(即小萝卜头,他父母叫他森森,是他的奶名)。一九四七年我由上海到重庆后,黄将军叫看守员带信给我,说森森已到了读书的年龄,必须外出进学校,他想让宋森森住在我家里(当时我住在瓷器口童家桥74号楼上)得到我的同意后,黄将军和宋绮云就向“白公馆”看守所要求让森森住到外面上小学,但经多次要求,都没获准,黄很气愤,后来黄将军就自己挑起教育森森的担子,他认为无论如何不能使幼小的儿童失去求学的机会,黄从来未做过教师,但他能担起教森森学语文,算数,图画,俄文等课程,需要的文具,就叫人带信给我,买好带进去。这一对在敌营中共患难的老师和学生,都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显声将军在狱中教导最小的政治犯小萝卜头(宋振中)

黄显声将军在重庆监狱给小萝卜头的铅笔

与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                            杨夫人 谢葆真(1913年5月29日-1947年2月8日)
杨虎城将军被囚后,他过去的随从副官闫继明和勤务兵张醒民,由西安别妻离子,自愿和杨将军共患难,前来照顾杨将军的生活。带一件皮大衣给杨夫人,当到南昌后,即被囚禁,即不准他们去,也不告诉杨将军,并严格保密。
以后,他二人被囚到阳朗坝集中营,还听说杨将军全家都囚禁于集中营附近的玄天洞中,但无法通消息,闫继明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黄将军。一九四四年时,黄将军在周养浩监视之下,去玄天洞探视杨将军,黄看到杨将军的生活,因常年囚禁于洞中,凄惨孤寂,那时杨夫人有病,神志不清,幼女又小,确实需人照顾,他就不顾自己的安危,吃饭时,黄将军当面将闫继明和张醒民二人的情况,详尽直告杨将军,周养浩处此窘况下,知道瞒不过去,为了讨好杨将军,回营后就派人将皮大衣给杨夫人送去。以后,经杨将军一再的要求,在四六年七月,闫张二人转到杨将军处,照顾杨将军和夫人的起居生活,使杨将军在后期的幽錮生活中得到一些安慰。

细微之处尽显大英雄本色

黄将军自己身在囹圄,但却时刻不忘对难友的帮助与照顾,只要能为难友尽一分力量,他都是勇于相助的。
如重庆大公报编辑主任顾建平,于一九四九年五月廿八日被反动派以“通共”的罪名逮捕。囚禁在“白公馆”。
顾与黄将军素不相识,顾听说黄将军的为人后,利用放风散步的机会,悄悄的告诉黄将军他的真实姓名和职业,并说初被捕时,是关在重庆稽查处,现在转到“白公馆”来关押,外面无人知道,希望能帮他通个消息,请黄将军帮忙。在敌营里是绝对不准向外泄露“修养人”的真实姓名和被囚禁的地点,如发现有向外传递书信或泄密的,轻则处刑十年八年,重则处死。但黄将军未来不辜负顾建平的嘱托,即慨然答应,嘱顾建平鞋简单的信交给他,并要负责将顾建平的亲笔信送到,并叮嘱小心谨慎从事,不能疏忽大意,否则就要同遭于难。我即拜托我的同学罗在汶(他当时在重庆国民公报任记者,和报界人士有往还),将顾建平的亲笔信送到李子琪大公报段经理家中,段得到此信后,多方设法营救,并接连顾建平被囚在“白公馆”的消息,反动派迫于舆论,不得已于四九年十月八日将顾建平释放。因此顾建平念念不忘黄将军的帮助,每每对人说:我能生还,全是黄将军的力量。
又如:苏文立,他是抗日战争时由山东流亡到四川来的青年学生,从四川三台县徒步到重庆就学,在“中美合作所”附近迷失路途,横遭递捕,又遭到独行吊打,囚禁多年,体弱不堪,在四九年十月时,苏文立因病情严重,奄奄一息。当时“白公馆”仅有一个所谓的医生,束手无策,黄将军见此情况,认为苏文立是一个爱国青年,为了不愿做亡国奴,离乡千里,反堕入特务魔掌,义愤填胸,一再要求特务周养浩把苏文立松到外面就医,并叫我让原在集中营已恢复自由的周纯给苏文立做保,才得到准许,又资助苏文立医药费和生活费用,不久重庆即获解放,苏文立幸免于难,重见天日,在党的关怀和照顾下,身体恢复健康后,分配到四川绵阳中学当俄文教师。

光明磊落,置生死于度外。有三次出狱的机会,都放弃了。

第一次:是在一九四六年的初夏,黄将军早晨骑马出去,(他在狱中尚受优待,有时可以骑马出游在十里左右的范围内)。他回来后,悄悄告诉我说,今天在公路上停着一辆小吉普车,是来接他走的,这个人是他老部下,现在国民党的辎重兵团当团长,驻军在贵州省内,听说黄将军被囚在这里,就一个人亲自开车来守候,已来守候多次了,今天总算等到了,请黄马上乘坐吉普车,开到团部,穿上当兵的衣服,躲过几天以后,再设法护送出境。我当时即很惊讶的问他:“那你怎么又回来了?为什么不走?”他回答说:“我怎么能逃跑,我为人光明磊落,无愧于国家人民,他们偷偷摸摸把我关起来,就得明明白白的把我放出去,我爱国还成了有罪,要他们向天下人说清楚,我才能走呢。如果我逃走了,他们就要颠倒黑白,同时,还罪及无辜,连累狱里难友们,多受灾难,我不能这么自私,不忍心这样做。”

第二次:是一九四六年七月阳朗坝集中营撤销后,黄将军转至重庆“白公馆”。当时,我已恢复自由,黄将军写了封亲笔信,让我到南京找莫德惠,告诉莫德惠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尚未恢复自由,仍被囚禁在重庆,当我把黄的亲笔信交给莫德惠,他看后说他一定设法营救,除他亲自找保密局局长唐纵外,再找刘多荃等有力的军人担保,叫我静候佳音。与此同时,我又找保密局司法科法官罗肇,请他在局内部进行。罗在一九四三年及四四年时,曾到息烽集中营清理积案,在集中营与黄将军相识,他感到账军统组织中终无好下场,想结识黄将军另谋出路,一再向黄将军表示,愿为效劳。因此黄将军也叫我找罗肇从内部了解情况,相机行事。我在南京一等再等,到了一九四七年初,罗肇告诉我说,所有担保黄将军的信函,以及司法科签署的意见,均由保密局送呈蒋贼批示,现已批下,批了两个字:“缓放”当前没有方法了。但他个人有个主意,由他私自办一个释放黄将军的命令寄到“白公馆”。当“白公馆”接到一个释放的命令,不会马上发觉是假的,肯定要遵照命令释放,黄将军得以释放,立即乘飞机去香港,罗肇也即逃到香港会面,等与我找南京等女朋友邓焕如约好秘密联系的方法,如黄将军同意,我就电告邓,由邓转告罗肇,罗再伪装释放令发出。邓立即打电报给我,准备好飞香港的机票。商定后,我欲四七年三月赶到重庆,将这个方法告诉黄,并一再劝说,黄将军还是坚决不肯,并责备我说:“我怎么能这么走,为什么我要逃跑?我没有犯罪,为什么要逃跑?”
第三次: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重庆面临解放前夕,情况十分紧张,估计不到解放时,所囚的人如何处理。当时“白公馆”有个看守员宋惠宪,
黄将军被囚者息烽集中营“忠斋”时,他就当看守员,顾及黄毅力,所以黄将军的对外通讯,带东西,带钱等等,均是由宋惠宪秘密的送给我的。此时,我就试探宋惠宪,能否设法营救黄将军?他考虑之后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等他轮值深夜班时(半夜十二时到凌晨三时,大家都睡着后,他把黄将军带出“白公馆”,由小路走出:中美合作所“,再找个地方躲上几天,等待解放,但要在短短三小时内走出才行。只要答应今后负责他全家老小六口人的生活,他就可以冒险給黄将军由小路带出来。就商定,由我的同学罗在汶借汽车在瓷器口等候,由他陪黄将军去潼南县夏有寅家中躲藏。夏在汶就从城内搬到瓷器口附近来住,借好汽车,一切安排妥当了。黄将军还是不肯这么走。他叫宋惠宪带信出来时说:“要走,我就和大伙一起走,。如果我一个人走了,特务借口杀害留下的难友,怎么办?我一个人得救,大家遭殃,我决不能这么做。”
以上事实,仅能表达黄将军的坚贞气节于万一,他因囚禁十二年,对敌斗争,始终威武不屈,
不论是威胁,折磨或是笼络,利诱,均为其凌然正气所淹没,但对难友则关怀同情备至,爱憎分明。尤其是对个人生死,置于度外。在重庆解放前夕,他之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说:“。。。。你千万珍重,不可过分慌乱,悲伤难过,我就是万一不测,是为追随张学良先生反对蒋某“攘外必先安内”。主张对内和平,对外抗战的主张而牺牲的。我对得起国家人民,是光荣的。。。。”信中寥寥数语,充分表现出他忠于国家人民的浩然正气。

绝笔信

黄显声将军写给儿子黄耀华的绝笔信(现存贵州息烽监狱)

给儿子的家书

华儿如唔:

六月十八日信已阅。家中情形早在我想象中。有那一群混蛋在侧,那会有好事作出。你既自己能出去独立作事,就很好。家中尽他们搞去吧。这种年头,财产是无所谓的。我要是能出去,剩下来的你也不会没份。至于你的生身母,她是自作自受,也是我一生最痛心的一件事情。

我现在虽然坐牢,并未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此问

尽祺

父启      六、廿二

注释:此信写于1940年6月22日,作者关在息烽监狱

华儿:作者的儿子黄耀华

給黄彤光的绝笔信

你千万珍重,不可过分慌乱,悲伤难过,我就是万一不测,是为张学良先生牺牲,他是为对内和平,对外抗战,这是对得起国家人民的,是光荣的。

黄显声将军在狱中写给情人黄彤光的绝笔信,黄彤光(右)

这封绝笔信,体现了一个军人的那种政治立场不可动摇的政治上的一种高尚气节

黄显声将军在重庆白公馆监狱的印章(国家一级文物)

在今天保留下来的一方黄显声将军自治印上,侧面还可以看到一行小字“骑富士山头展铁蹄,倭奴灭,践踏樱花归”

黄显声将军 被杀害的情况(黄彤光叙述)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结束。11月,刘邓大军进军西南,进逼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在溃败前夕,命令国民党特务从9月开始,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9月6日,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及秘书宋绮云等6人被杀害于松林坡;10月28日,陈然、王朴、成善谋等10人被杀害于大坪剧场;

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与毛人凤由台湾飞抵重庆,由毛人凤主持会议,执行蒋介石交代的屠杀、潜伏、游击、破坏四大任务。是日,江竹筠、李青林、齐亮等30人被枪杀于“中美合作所”歌乐山电台岚垭。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反动派在仓皇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规模屠杀

黄显声将军最后一天的日历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廿七日前几天,大家都不知适解放在即,“白公馆”里面的情况十分紧张,黄将军每天都叫宋惠宪来和我联系,互通消息,廿七日上午宋惠宪没有来,我很不放心,中午我和夏在汶到“中美合作所”靠近童家桥到岗位旁等宋惠宪,等了两个小时,未见宋出来,估计是情况危急了,只好回到洗步塘十三号我家中焦虑地等着,直到廿八日凌晨两点钟,宋惠宪才来告诉我说:黄将军已在下午四点被枪杀了,埋在步云桥附近莫,新翻过的土下。并说他没能救到黄将军,现在只有自己逃生去了。
到十二月一日晚,“中美合作所”周围所有的警卫武装撤完,二日一大早,我和夏在汶,彭君等人,就得“中美合作所”里面去找,果然在步云桥旁发现哟块新翻过的土地,当即挖掘,才挖了几铲,黄将军的军绿色的夹克衣救现出来,尸体挖出后,下面还埋了一个张学良将军的副官李英毅的尸体。
黄将军的遗体由步云桥抬到洗步塘,约有半个小时到路程,行程中黄将军的手臂还在滴血,一滴滴滴血,落到童家桥的石路上。
以后,我听参与杀害黄将军的侩子手杨钦典说:(杨因揭露杀害杨虎城将军埋藏地点,公安机关对他宽大处理,放他回河南老家从事劳动)廿七日下午三点半钟的时候,杨进兴接到杀害黄将军和李英毅的电话,就叫他一起来执行,杨进兴他们走到黄将军的囚室,杨进兴对黄将军说:“周主任请你去谈话,还有李副官也一起去。”黄将军在沉默中带上礼帽,换了件军绿色的黑羊皮里子的夹克衫,挺胸走出囚室,同李英毅一道走出“白公馆”,杨进兴等紧紧的跟在后面,走到步云桥附近,杨进兴就在背后先向黄将军连开两枪,黄将军中枪后,还回过头来怒目直视他们,含恨而终。侩子手杨进兴还把黄显声将军身上的贵重物品(贵重手表等洗劫一空)。

黄显声将军遇难处,步云桥

黄显声将军殉难处

黄显声将军遗像

黄显声将军的囚衣

黄显声将军的学生黄彤光女士,是她首先发现黄显声将军的遗体的人

 

十七、党、国家、人民没有忘记黄显声将军这位传奇式的英雄

1949年12月15日,重庆市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哀悼杨虎城、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陈然、江竹筠等死难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及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参加了追悼大会。

1949年12月15日,重庆市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哀悼杨虎城、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陈然、江竹筠等死难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及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参加了追悼大会。

1950年,重庆市各界数千人在青年馆大礼堂举行了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大会。
1950年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筹备委员会编的追悼大会特刊《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美蒋特务重庆大屠杀之血录》一书中,对大会会场作了这样的记载:“……进入礼堂大门,正中的灵堂令人肃然起敬,杨虎城将军十二年前的遗像安放在灵堂中央,他的两旁是殉难的三十二位最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栩栩如生的画像,他们是死难烈士的代表。”在杨虎城将军遗像旁究竟是哪三十二位烈士的画像,该书列举了罗世文、黄显声、车耀先、陈然、江竹筠、李青林、谭沈明、沈迪群、周均时、王白与、黎又霖十一人,还有二十一人是谁,没有记载,虽有追悼会灵堂的照片,但这些照片比较模糊,很难分辨清楚,这三十二人是谁,竟成为一个谜。笔者对最近从市档案馆征集到的追悼大会的系列照片中,进行了比对,查清了三十二人的姓名。他们是:宋绮云、谭沈明、陈  然、李青林、彭立人、黄绍辉、袁尊一、胡其芬、黄显声、车耀先、王  朴、江竹筠、左绍英、齐  亮、陈作仪、黎又霖、刘石泉、余祖胜、刘德惠、何忠发、李子伯、唐慕陶、沈迪群、韩子重、朱  镜、何敬平、王丕钦、涂鑫源、高  明、何雪松、 周均时、王白与。

杀害黄显声将军的侩子手,白公馆看守组长杨进兴于1958年5月16日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重庆市长陈锡联(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副市长曹荻秋(1909~1976)

被难烈士登记表(摘要)

黄显声,男,54岁,辽宁凤城

学历:陆军预备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北京大学

略历:历任连、营、团、旅长。119师师长。卫队旅旅长。东北军骑兵师师长兼付军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西安王曲训练班教务长。东北军参谋处长。辽宁省警务处长,代理北京路局长,北平军分会总务组长,53军付军长,东北义勇军总司令。

生前活动:九一八事变曾组织义勇军抗日任总司令,协助张学良策划双十二事变。

被捕,牺牲月日:被捕:一九三八年三月一日五时,地点汉口,被难: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廿七日四时,地点:白公馆的小溪旁。

被捕原因经过:联络东北军抗日,营救张学良,捕后在河南益阳,又移贵州息烽阳朗坝集中营,一九四六年八月移至中美合作所内的白公馆。

遗物与著述:著有“简明俄文文法”一册,血皮夹克,匕首等。

亲属代表人:黄彤光

南通市茶食长

(长子:黄耀华

次子:黄钧  在北京育英中学读书)

1950年2月由重庆市长陈锡联,副市长曹荻秋颁发的黄显声将军烈士证

 

198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黄显声将军革命烈士证

1991年5月间,吕正操到美国去见张学良,前后会面三次。

张学良与吕正操两人又谈到东北籍东北军中的一些知名人士。谈到原东北军53军副军长黄显声。吕正操说:“黄显声在锦州那会儿就跟共产党员刘澜波、宋黎有联系, 把警察部队改编成骑二师, 跟日本人打, 那支部队里就有共产党员, 后来在重庆跟杨虎城一起被杀。他本来可以早些走, 周恩来已经通知他, 说戴笠的特务要抓他, 叫他赶紧走, 连怎么走的路线都说好了, 他耽误了一天, 第二天就被抓住了。在狱中, 他本有许多机会逃出来。他说, 我光明正大, 他们怎么抓我的, 就怎么放我。蒋介石怎么能放过他呢?”
张学良感叹:“他死得惨。”
1960年黄显声将军墓经过许式坤写信,阎宝航上报周总理,批准移到北京八宝山

 

阎宝航(1895年4月6日-1968年5月22日),字玉衡,男,奉天海城人,
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是潜伏于国民政府内的共产国际间谍,1937年加入中共。1949年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等处任职。文化大革命时死于秦城监狱。1995年,俄罗斯联邦政府追授他“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

黄显声将军墓:在八宝山的墓号:1墓区月字组10号

黄显声将军墓碑背面

墓碑上是”黄显声先生之墓“。当时周总理说:还是用先生更好有利于统战,所以墓碑不用同志,而用先生

黄显声先生

黄显声将军墓志铭

黄显声将军墓的墓号

东北军军衔

黄显峰及子女黄耀冲,黄诗清在八宝山祭奠黄显声将军(2022年8月1日)

十八、关于黄显声将军的书籍

 

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根据其馆藏黄显声将军的档案编辑出版了《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上,下)。其中有许多第一次发表的历史档案,这对研究黄将军的生平事迹特别有帮助。

此书的-上集链接:

https://book.yunzhan365.com/svaa/tiwa/mobile/index.html

下集链接

https://book.yunzhan365.com/svaa/udxb/mobile/index.html

吉林东丰的黄举国热心黄家历史的探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浩渺的历史文献中,寻找黄家的历史记录。2021年他找到了《中国辽宁省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写的《黄显声》历史档案。这个档案也是官方为了纪念黄显声将军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走遍了中国,采访了跟黄显声将军的家庭、生活、戎马生涯等各个阶段的有过交集的人物,比较全面地对黄显声将军的生平做了比较详细的回忆。这个文献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最贴近实际的、最为官方的关于黄显声将军的历史文献。这是研究黄显声将军历史的一个重要文献,也是黄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

关于黄显声将军的书籍

黄显声电视剧:抵抗!抵抗!(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B5%E6%8A%97%EF%BC%81%E6%8A%B5%E6%8A%97%EF%BC%81/4798376)

2018年5月10日,沈阳评剧院上演评剧《黄显声》(http://www.xijucn.com/html/pingju/20180506/91737.html)

张凤歧(1888-1932)
全书分上下两部,档案史料选自1927至1947年的馆藏民国档案和史料。该书以件为单位按类别进行收集、筛选、核对,
并进行了全文扫描、目录拟制。由于馆藏黄显声档案史料各类别保有量不均,篇幅有限,我们按类别进行了取舍,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地再现黄显声在九一八前后进行抗战的历史原貌。全书主要反映黄显声志士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辽宁省城公安局局长及省政府委员期间,对辽宁实行的警政公安改革和对日军的防备,以及九一八事变爆发期间,组织警察公安队伍抵抗日军侵略,九一八事变后在艰苦条件下组织义勇军、派遗张凤岐等人回沈阳、继续担任沈阳县公安局局长、准备里应外合攻打沈阳城的史实。本书是研究黄显声、沈阳公安史、日军侵华史、义勇军抗击日军史的珍贵第一手史料。

1930年春,黄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随即调张凤岐任沈阳县警务局长兼公安大队长。

点击观看《国家记忆》的《绝笔》,黄显声的绝笔信

点击观看《山河岁月》第28集《将军之死》

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第28集:《山河岁月-将军之死》,采用沈阳文史馆馆藏珍贵历史档案史料,实证了黄显声将军在抗日救亡中的特殊贡献。请扫码观看《山河岁月》第28集《将军之死》

十九、回忆黄显声将军

黄文祥、黄钧给重庆美蒋罪行馆的信

重庆美蒋罪行馆:

我是黄显声烈士的孙子,你们给父亲的信早已收到。父亲黄耀华已于一九七五年去世,祖母也于前年辞世了。我们当年年龄尚小,对爷爷生平事迹知道的不多,特别是爷爷生前的信件、物品在文革中大都失散了,接到你们的来信我就访问亲友,爷爷生前的老朋友,老同事,了解一点情况,由于他们是政府负责人,工作很忙,每次了解时间都很短,材料没写全,以后写好再寄。现随信寄爷爷生前照片两张,一张穿军服是西安事变前后的,另一张时代不详,遗物两件:一件事作战时的马棍,及行军火炉。

我叫黄文祥,是黄耀华的长子,在文革中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判处我死刑,缓期一年执行,投入监狱达十年之久,我父亲因我背上“反革命家属”的黑锅,受到歧视,有病得不到治疗含恨去世。粉碎四人帮,我们才平反昭雪,调回北京工作 ….

我和弟弟黄钧、哥哥黄安生想去重庆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亲眼看看“中美合作所”…

 

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一场      黄文祥

北京中医院同位素室                黄钧

冶金部进口处                     黄安生

78.7.29

韩子栋回忆黄显声将军

黄显声关在白公馆楼上,他可以订饭,我们从他报纸上得到消息,有一个喇叭,使我们听到党中央一个通告,当时听不清楚,后问黄,知是党中央的通知,我们高兴了几天。

黄是宋绮云小儿子的老师,小儿叫宋振中,常利用他与我们沟通消息。

 

 

韩子栋口述

1972.9.11

韩子栋:白公馆里装疯卖傻14载,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的疯老头,是我党地下党员

黄显声:周平生

黄显声,字警钟,别名惊中,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苇山河村(现规划岫岩县)。

一九一八年显声考入了北京大学予科。在北大念书期间,显声就是一个有思想、有志气的青年,他不断地接触进步书刊,经常议论时政,特别发愤攻读俄语,以便更多地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一九一九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他怀着强烈的反帝救国的决心,毅然地投身于这个运动中来,游行示威,他常常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与发动军警搏斗,他尤其勇敢坚强。特别是当一些进步同学被捕后,他更是挺身而出,会集其它同学前往探视与营救,又多次将爱国传单及进步书刊寄往锦州、沈阳等地,责其亲友宣传散发。“过激”的言论和“越轨”的行为,终于使他被迫离开了学校。

经过五四的战斗洗礼,他依然地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投军报国的道路,一九二一年考上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炮科,毕业后一直服务于东北军,因治军严谨,胆识过人,见地聪敏而赋正义,深受张学良将军的信任,常在关键时刻委以重任,由营长、旅长、警务处长、师长、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至擢升为副军长。

一九二八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在滦县心急如焚,时显声任第一旅(卫队旅)旅长,当即建议张学良化装先行返沈,随后自己率领一旅昼夜兼程赶回沈阳。一旅返沈后,立即担负起警备沈阳的重任,显声果断地对日本在沈阳一带的活动,特别是对张学良的安全,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其后,在张学良与杨宇霆等亲日派的斗争及东北移帜等重大事件中,他以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张学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一九二九年冬,由于张学良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在南京政府唆使下处理中东路事件失当,中苏边界引起了严重的军事冲突,时显声任二十旅旅长,在接到北上参战命令的情况下,他向张学良慷慨陈词,“确信苏联是自由中国的挚友”, 极力“建议张学良与苏联修好”,因而促进了后来“伯力协定”的缔结。(《黄显声将军小传》,《大公报》 一九五0年一月十一日)

一九三0年,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公安局局长,他上任伊始,就针对以往官场中卖官鬻爵等陈俗恶习,对沈阳等地的警界风纪和社会秩序进行了一翻整顿,革除了一些腐化渎职分子,又推行考试制度,量才用人,尤其是雷厉风行地禁烟(鸦片)禁赌,在沈阳等地引起了极大地振动。时阎宝航等爱国人士所组织的辽宁拒毒联合会曾查获日商偷运的大批鸦片及海洛因,他顶住了日本领事的压力,大力支持拒毒会开大会公开焚烧。开会那天,到会各界民众达万余人,与会者见有警方支持,群情格外激昂,:“粉碎日本纵毒侵华阴谋”一类口号响彻云天。不久,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张作霖的把兄弟)运经沈阳的大宗鸦片也被他查获焚毁。这两件事使当时东北的一些达官显宦无不为之咋舌。

日本“满铁”(注:一九0六年,日本以经营被它侵占的南满铁路为名,设立“南满铁道股份公司”,接贸易商业之名,行对我国东北掠夺以至“征服”之实“,时之成为帝国殖民政策的先锋”)军警经常依仗特权在沈阳等地滋事,显声为维护民族利益,更是常与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以至“几乎引起武装冲突”(1:黄中回忆叔父黄显声),深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所忌恨,致日本占领沈阳后首抄其家。

九一八事变前,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更加激发了显声的爱国热忱,他坚决的立足于战,扩充了各县公安队的编制,同时建立了地区公安联防总队,并拟请更换武器,以备必要之用。九月初,当形势越趋险恶之时,他经向张学良请示同意后,又以警务处的名义向全省五十八县公安队发放枪支弹药约20万支(每支枪配给五十发子弹), 这些枪支为后来辽宁各地迅速的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九一八事变爆发,沈阳各公安分局按显声的命令均起来抵御,这是事变当时沈阳城唯一起来抵抗侵略者的中国武装队伍。

辽宁省政府西迁锦州后,显声立即将所有转移到这里来的警察公安队伍和向各县征招的兵员,整编为三个骑兵总队,形成了辽宁队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十、十一月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曾组织凌荫青和张学成(张学良的堂弟)两支颇具声势(凌声称拥兵八万,张号称十八个旅)的汉奸队伍,并各派大批日人顾问,企图以他们袭扰进展,进而控制辽西,为日本长驱入关作好准备。显声首先派人向逆军项青山等人晓以大义,说服他们反正抗日,在项等捕杀了凌逆之后,显声即将项部等举义部队委编为各路义勇军。随后,又果断地派骑兵总队镇压了张学成,及时地粉碎了关东军的这一阴谋。为了抵御强敌之侵略,他在张学良的暗中支持下,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紧密合作,竭尽全力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除部署各地普遍的成立融合保家卫国为一体的武装民团外,更委编和派人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达二十余路之多(后经救国会统一扩编为五十六路若干支队),其中大多数,如耿继周、邓铁梅、项青山等所率队伍,后来均能坚持抗日,战绩显增。

十一月末,日军第四旅向辽西进犯,显声组织几路义勇军在新民县西进行狙击,青岗子一站,从上午九时激战至下午三时,使日军遭到了意外的重创,不得不“含冤开始向奉天(沈阳)后退(【日】 《满州作战事变概要》《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第二十四页)。显声所率义勇军成功的粉碎了日军第一次西侵计划,延缓了日军西侵的军事进程。紧接着他又致电北平副司令部转救国会电:“建议速派妥员潜往龙江、吉林以及辽宁东边各县”(注:王化一:《我所记忆的黄显声将军》《革命史资料》第十一辑第一七0页)组织义勇军,因而使十一月以后东北各地义勇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日伪报上几乎每天都有诸如“黄显声统帅十县,八万名”和显声部义勇军“日军之劲”一类报导。后有人以“血肉长城第一人”赞誉显声,这一历史的评价,无论从他组织抗日义勇军时间至早,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不算为过的。

一九三二年一月三日,日军以重兵进攻锦州,显声仍然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命令于不顾,率所部在无后援队情况下于锦凌一带孤军奋战。锦州失陷后,他又到北漂组成了东北义勇军总指挥部,救国会这时也“指示所有义勇军听黄指挥”(注:注:王化一:《我所记忆的黄显声将军》《革命史资料》第十一辑第一六二页),他直接指挥的义勇军三万余众在辽西周边继续与敌周旋。

一九三二年秋,张学良将黄显声部改编为骑兵第二师。三三年长城抗战开始不久,他又率骑二师出关抗日,在白马关一带出击,后受国民党第二十五师胁迫撤回。之后,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显声所部(驻怀来)与其挚友张挺枢之一一二师(驻宣化)成为同盟军南部之屏障。期间,显声曾派熊正平前去见冯,表示支持冯的活动,并许以相机参加行动,又说服由东北退下来的义勇军首领冯占海接受冯的指挥,继续抗日。还不断将平西各地蒋军的防务状况密电同盟军,保持呼应。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再次率师挺进热河滦平、丰宁一带,因“何梅协定”签订,到冀东直至顺义永宁堡一带为非战区,显声所部再次被迫撤出。

在现实斗争的教育下,显声决心与共产党联系,请共产党员到自己的部队中工作,以提高队伍的思想与军事素质,准备相机出关打游击。他通过共产党员刘澜波(九一八以后一直在他身边作秘书)取得与党的联系,中共北方局先后派来孙致远、唐少逸等一大批党员在骑二师和该师驻地一带建立组织,开展活动。骑二师是东北军中建立党组织最早的部队之一,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早与党发生联系并接受领导的人。其时,在他的支持下,部队中办起了教导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可以公开教唱进步歌曲,进行政治宣传,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支部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抗日气氛极为高昂。由于如此,他的这支队伍不仅被当时一些人视为“异端”,也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妒恨,称骑二师为“红到底”的部队。在张学良出国由何应钦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期间,何闻知骑二师内“窝藏大批共产党”,特召显声质问:你的防地有共产党标语,你们师内一定有共产党活动。显声竟反唇相讥:北平市内也有共产党标语,能说军分会内也有共产党活动吗?一次宪兵三团蒋孝先逮捕了刘澜波,显声径自找到何应钦说:你不把刘澜波放回来,我就带骑二师去抢。迫于其时东北军在平津一带势力甚大,何不得不将刘澜波释放。又一次何应钦在中南海怀仁堂召集东北军将领开会,会上何刚宣布了蒋介石调东北军到南方参加剿共的命令,显声顿时拍案而起,当众宣称:要想调动东北军,除非张学良将军回国,张不回国,谁也调不动,否则,这个见面,说话时以手拍了拍腰间的手枪。凡此种种,曾使何向蒋汇报说:黄显声乃桀骜不驯之徒。

一九三五年初,张学良委黄显声任骑兵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此军的成立,蒋介石本意在于用来在西北剿共,为此显声一方面向张学良进言,不要上了蒋介石“一石二鸟”政策的当。另一方面又劝张联共反蒋抗日,并激动地对张说:孙中山可以联共,冯玉祥可以联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联共?显声在骑兵军中坚决地抵制了国民党特务的干扰,拒不执行蒋介石剿共的命令,使骑兵军成为东北军驻西北的部队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任何摩擦的部队。

黄显声鲜明的政治态度和非凡的胆识与魅力不仅为张学良所赏识,也为东北军与十七路军中诸多将领所公认,就在张学良联共抗日的思想趋于成熟的时候,一九三六年十月间他接任了王曲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蒋介石曾有十月二十六日到训练团作了一次“攘外必先安内”、”不剿共即不抗日”的讲话,在张学良“苦恼悲伤以至落泪”(注:《西安事变资料选辑》第四五一页)的情况下,显声及时地组织人去作了一翻驳蒋的激烈讲话,使该团学员的情绪大为振奋,从而坚定了训练团联共逼蒋抗日的政治方向。

西安事变时,显声受张学良的委派到河北任五十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以监视军长万福麟的行动。后来,张学良送蒋被扣,万福麟曾一度将显声软禁起来。七七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拉出部分队伍,在漳河前线打了一场硬仗,在重创日军的同时,他的部队也遭到了重大的损失。接着他又收容了从前线退下来的零散队伍约5、6千人,拟重新投入战斗。这时他接到了周恩来同志的通知,需要他到武汉参加统战工作,他对部队略作交代,便毅然只身奔赴到了武汉。

显声到武汉后,一方面为营救张学良将军四处奔走呼号,为此他曾亲自找到宋子文质问:担保张学良安全的是你,你到底负不负责任?他甚至向蒋介石提出愿以他和张学思两个人的自由换取张学良一人自由的请求。另一方面他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曾将当党从香港运来的一批物资和自己原在西安以及五十三军保存的一些武器一次次运往延安。与此同时,他还到处宣传不要对蒋介石存在幻想,鼓动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来对付他才能看到国家民族的希望,更亲自组织了一百多人的东干队(东北干部队)开往延安,这些同志后来为祖国的光复,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党的教育影响下,他很注意学习党的政策,严格要求自己。在与周恩来同志的多次接触中,使他看到了中国光明前途之所在,他诚恳地向周恩来同志表示了要亲赴延安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斗争的愿望,周恩来同志曾相约他将来到延安后参加抗大的工作,但就在他刚送走了张学思等人准备自己也动身的前几天- 一九三八年二月二日,突然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

显声被捕后,先被秘密关押者武汉稽查处,不久即解往河南益阳,一九三九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节节败退,又被转囚于贵州息烽集中营,一九四六年七月,息营撤销,遂又被押到重庆中美合作所内的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监禁。

显声在息营中,经常以“虎入笼中威不倒”鼓励狱友鼓起斗争的勇气,他自己对各种仗势欺人的特务,则总是与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甚至曾亲自痛打“害人虫”。狱中规定要具连环保和盖指纹,也是他首先挺身反对,使得在全狱中无法进行这一工作;狱中强行规定学习蒋介石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他更是深恶痛绝,不仅自己带头不学,还公开指责:丧权误国之人,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号召全狱中的人都拒之不学。

显声平时洁身自好,坚真自持,对反对派的种种收买手段,大至高官厚禄,重金巨款,全以严词相拒,并以从来不买蒋介石的账而自豪;小至一件棉衣、一支香烟,常使一些特务头目自讨无颜。

他在狱中与共产党员罗世文、车耀先、宋绮云等交好最深,他们常在一起议论时局的变化及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他不时流露出对延安的向往和周恩来、朱德同志的敬重及眷念之情,他曾向狱中党组织表示:如果我将来出去还能带兵,一定组织部队到解放区去,空着手到解放区我是没有脸面的。

在渣滓洞和白公馆时,他曾不倦地对几个被囚的国民党少壮将校进行教育说服,终于争取了他们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后来,这些人出狱后,没有一个跟蒋介石逃亡台湾,在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带兵起义,投向了人民革命的阵线。他还尽力对一些无辜被捕的青年,帮助他们创造出狱的机会。他以自己多坐一天牢,反而使参加“那边”(按:指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阵营)的人多了几个而自慰。至于对一些尚能争取的小牢役,他也从不放过可以工作的机会,他对他们说:我和共产党多年打交道,深知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你们要认清形势,多做点对得起人(指被囚者)的事。在他的教育下,确实争取了几个人为狱中的难友作了一些工作。

党对显声是信任的,白公馆党的地下组织曾指示陈然同志(中共党员,捕前为重庆市委《挺进报》主编)从他这里获取报纸消息(他订了多种报纸杂志), 竟奇迹般地出现了白公馆版的挺进报。他自己常把所获的各种消息和对形势的见解与人交谈,使许多人多受教益。对于一些惨遭非刑或体弱多病的狱友,他总是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慰问,并解囊相助,使这些人能够坚定起生存的信心继续参加斗争。

在旧属同仁及亲友的帮助下,显声本来有几次机会可以逃离虎口,但他认为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从来无愧于国家人民,国民党特务既然偷偷摸摸地抓我进来,就得向天下人讲清楚,明明白白地放我出去,而且坚决不肯因为自己脱险而罪及无辜,连累更多的人受灾难,以至于每一次均断然拒绝了这些帮助。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重庆临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黄显声首先遭难,时年五十三岁。不久,重庆市烈士审查委员会定黄显声为烈士。十二月二十五日,重庆市各界人民进行了“十一。二七”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沉痛追悼死难烈士,中共中央西南局和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负责人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亲自前往奠祭。翌日,重庆党政军民及各界代表数千人,哀送杨虎城将军及黄显声将军灵柩归里,显声灵柩由其家属扶送至北京,后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辽宁社会科学院

地方党史研究所 周平生

 

注:关于将军本人的生平事迹,社会上有过几个版本,其中最权威、最可信的是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平生出的一本书,这是周老大半生的研究成果,他查阅过多少资料,走访过多少人,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其专诸于黄显声将军的研究几十年,也有人说,周平生,平生研究黄显声。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资料征委会

1983年

东北民众反日会欢迎黄显声,黄氏报告义勇军作战经过

东北民众反日会,於昨天下午一时半,在奉天会馆欢迎自沈归来的辽宁警务处长黄显声氏,到五十余人,由黄氏报告义勇军在关外作战经过。兹录黄氏报告词为次:

在义勇军十四天与日作战情况之事,先述说义勇军的来历,义勇军是多数人曰之为土匪的。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先,全省统计,土匪不过只有一千八百余人。而在事变之后各处义勇军蜂起,此即可证明义勇军非土匪。在抗日会领导之先,义勇军或稍有逾越之处,衣食并未统筹,故在各处筹措,日人即宣传为土匪,实义勇军即本省老百姓起而自己之团体,以未受训练之老百姓,使用十九世纪前之武器,而抵抗强国,即新式战具,故我等因自现状中研究组织及指导而对方敌人收回已失领土。第一次日军将攻锦州时,军队过来新民,因当时交通不便,故约定日军过新民时义勇军即起与之战,日军即过新民,义勇军即占巨流河,并进至皇姑屯,双方战争损失皆巨大。日军在先之计划本思以旅团之兵力攻击锦州。但思及一路进攻之危险,故日军改变计划,最先本以多门师团攻黑,由北海边调来之旅团围攻黑,有多门师团攻锦并由朝鲜调来二旅团攻黑。十二月二十日日军即由此城进攻,至门铁时即与我义勇军第二路第十四总队开始冲突,日方有骑兵四、五百人,而我方骑兵则较日方尤众,二路及四路皆集中沙岭应战,而日军未能前进,后日军向田庄台出发,我第十九旅两营及海防旅二营被困,十九旅两营逃出。但海防旅未推出,后义勇军复援,相战二日二夜,方能解围,双方牺牲皆甚大。义勇军获炮十二门,俘虏四十八人、获枪二百七十三支,后又有日军八十余人被我军围困,而当地商团则以日军妥协应战至使日军解围。二十九日盘山十九旅完全退出,并未通知义勇军,致被日人占领。后又由义勇军夺回,当时因田庄台大崖沙岭受伤之义勇军,共有四百多余人。医院等处亦并无准备,轻伤者多每人给大洋五十元送至村乡,并输送百余人至锦,以免被敌人暗算。三十日打虎山开始接触,当时义勇军每一有子弹百五十粒,至大凌河北岸时,每人只余三四十粒。至一日时子弹不能输送,沿站秩序之乱,故至二日早,子弹来源断绝,但我义勇东南二支队战况甚佳。在一村中围困日军四十名,故有义勇军二百余人,乘马至锦领取子弹。但因子弹缺乏,未能如愿。当时该员即放声大哭,将所有处中子弹全数给予,彼等揣去。二日早拟进攻锦州,当时将全锦队伍调出并破坏铁路一段。二日乃偕人员由锦西退出,此次战斗十四日之久,共得炮十一门,步枪五百八十余支。此次未平之目的,即为计划将来作战计划及子弹来源计划,伤亡人员抚恤办法,再敌人计划,亦可略为报奉票作废,而断绝民间之经济云。

京报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六版

中共锦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 抄至 1931年-1933年《京报》:抄至吉林大学图书馆, 1982年3月2日

黄显声简况(黄中口述)

黄中(耀),黄显声将军的侄儿

在一九二九年去东北讲武堂学习,后来在东北军任营长,驻防在前卫(山海关前),后任少校、中校,这时已是张学良锷副官。

在郭松龄倒阁期间,黄是三、四方面军的上校副官,郭失败后,黄逃至丹东后后潜回沈阳,凑巧遇上张学良,又在张学良手下任上校副官。

张作霖进关后,黄在宣传部工作。北伐期间,张智霖被炸后,黄又回东北,任东北军第一旅长(卫队旅),后调到东北军二十旅的旅长,驻防洮南,后又调回任辽宁省警务处长,沈阳公安局长。

在这时候(九一八前)黄的民族意识很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行为深为痛恨。

九一八后,黄是张学良亲信,沈阳迁府锦州后,黄跟随,开始搞东北义勇军,这时候民族意识就付诸行动了。

锦州撤退后,黄带领警务处进关,进入北京后编入骑兵第二师驻防西苑,从西苑转到易县后,和共产党开始接触,他的部队抗战情绪也很高,被蒋介石称为“红到底”队伍。

日本人对黄的抗战行为很为恼火,也很注意他。所以一到沈阳,没收十二家大资本家财产时,其中之一就有黄家。日本人进入北京后,也抄过黄的家。当黄搬到天津租界地后,日本人又派特务盯梢。

黄在进关后曾组织部队打回东北,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行。以后任骑兵军付军长,53军付军长,参加过双一二运动。

黄的三叔叫黄恒浩,此人时属于蒋的一派,有一次到北京,劝黄显声向蒋靠拢,黄不同意,两人吵了一夜。后来黄说:“还是澜波说的对!”(刘澜波当时任黄的秘书)。“七七”事变后,黄到武汉,公开营救张学良将军,在此期间,也跟共产党配合,作统战工作。他亲自向延安输送第一个东干队(东北干部队)。

据吕正操回忆说:在黄被捕前,周总理曾和黄打过招呼,要他迅速转移,他没同意,以为国民党不敢将他如何。

在监狱里,蒋介石百般利诱收买,黄始终如一,最后被暗杀于重庆。

 

黄中(1915——1996年2月15日),原名黄耀中,满族,奉天(今辽宁)凤城县人(今属岫岩)。辅仁大学肄业。1938年去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团。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政治指导员。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抗大二分校三团指导员、政治教员。

解放战争期间,从事干部教育和东北地区共青团的组建和发展工作。历任沈阳市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安东省建国学院教育处长、辽南省教育科长和建国学院教育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中央军体部部长,国家体委副秘书长、副主任、顾问,全国体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是中纪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获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勋章。

陈大章谈黄显声

陈先生开始就说:在东北军里,黄显声和熊飞一直在一起,他知道黄显声最详细,熊飞(正平)是陕西省政协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弟弟张学城,要策动东北军投靠日本,由张学良下令,派黄显声,熊飞去执行枪杀的。

接着他谈到:他知道黄显声是在民国十六年(1927),当时黄是三、四方面军军团的宣传部长。郭松龄反奉当时驻秦皇岛,张主张面见郭松龄。黄说:万一把你扣下,就什么都完了。张听了黄的说,停止此举。消灭郭松龄后,要提黄做卫队营长,姜化南坚持不交,张即委黄做二十三旅参谋长。

那时候,由姜化南和黄显声亲自做二十三旅选拔了三十名青年军官,做张学良的卫队,这三十人中,有六人提为侍从武官,陈当时任少校侍卫队长。

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杨宇霆,常荫槐谋密谋杀害张学良,请张学良到他家去玩,黄显声主张到杨家后,张不离杨,姜化南和黄显声不离张,使杨宇廷无法下手。东北军高级将领在一起推牌九是常有的事,杨宇廷退了几方之后,要张学良下来推,黄显声接过是:少帅不行,让我来。黄推牌九,张和杨左右不离。等张学良有准备的请杨宇霆和常荫槐时,常荫槐先到,张学良不下去接,当侍从报告,杨宇霆已进客厅,张立即出来说:我还有半碗饭没吃,马上就来。等张学良一出门,早已部署好的侍卫兵,马上进客厅把杨、常抱住,有人踏上凳子,枪口由上往下执行枪决。

民国十九年(1929,应该是1930年,本人注)张学良要提黄显声做五三军军长,蒋介石不许,后来安排何柱国为军长,黄显声为付军长,住洮南,但黄当时是东北地区警务处长和沈阳市公安局长。

约1936年四五月份,黄不同意蒋介石的剿共政策离开东北军,回到北京,住在安街大佛寺附近。在以前,把十二支捷克连发手枪,每支带一百五十粒火,交给陈大章,说要用于抗日就把它使用了,如果不用于抗日暂由陈大章保存(故陈当时是张学良的上校警务营长)黄的副官长高炳宏秘密告诉陈大章,黄不打算回来了。陈利用在张学良左右的机会,向张建议,蒋介石花万两黄金买不动黄显声,这个台柱子一走,对东北军损失太大了,张当时没表示什么,但却详细问了黄显声在北京的住址。大约八月,黄回到东北军,王曲训练团任教育长。

1933年,在张学良出国期间,蒋介石派何应钦到北京的东北军司令部,策动部队往河南安徽移防,在几个高级将领在一起研究,和何应钦在场的会议上,黄显声一直坚持:没有付司令命令,东北军只能原防不动。等何应钦离开后,又一次他和张迁枢等在一起谈话说今天我们是同事,如听了蒋介石的把防移开,以后就可能以这个(指他的左轮手枪)相见,他的话不多,但大家都爱听。

张学良兵到陕西,司令部设在庆阳县的西丰镇,黄显声的秘书刘澜波和陈说,康泽派来二十名特务,到着一带活动,可能是对付你那一百多学生队来的,陈听了以后,自己带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姓李的大个子号长)到街上观察,听说特务队穿着蒋军发的灰衣服很好认,走到西丰镇门外一个大窑顶上,有这样一个人在那里站着张望,号长走到枪能够上的地方,放了一枪,然后把死尸拖到空窑里。两天以后,那十九名特务找到司令部,要求破案。说是把他们的队长打死了。黄显声出面答复,我们查遍司令部所属部队,没有打死人的。这一带过路军人很多,你们怎么能知道是我们的部队打死的?这些特务无奈,由地方政府做口棺材,弄个牛车,由他们押运,把死尸拉走。过后,黄显声找到陈说:赶快把这个问题处理好,当时查不出来,日子多了,还查不出来吗?陈接受任务,给这个姓李的号长五百元钱,让他到十八团找到刘桂五想办法安置。

张学良为了监视万福麟,派黄显声到五十三军任付军长,并接替孙多荃的119师师长。张学良被扣,何应钦策动万福麟打击黄显声,黄被迫出走,刘澜波遂通过关系通知他,让黄赶快离开武汉。还没等走开,就被康泽派的特务在旅馆里把黄抓去。

张玉九,张廷枢等人,同时受到排挤,要组织部队抗日,因黄被捕,就悄悄离开武汉。

鲍文越,组织代表团,到南京见蒋介石,要求释放张学良,受蒋拒绝,回来投汪反蒋。

11月9日

陈大章(1901-1989)

陈大章,(1901—1989)原名陈治国,汉族,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冯屯人。1901年10月出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张学良将军的随从卫士、副官、国民革命军骑兵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

黄显声的心腹

周总理曾说陈大章先生对促使张学良将军政治态度的转变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革命作出了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也是我党的“千古功臣”。

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证明了陈大章在历史上对革命有过贡献并任政协委员会专员。从1955年开始,陈大章连任了六届政协委员,一直到他1986年退休,长达31年。1954年、1956年、1958年三次被选为人大代表。

1989年4月27日晚10时50分逝世,享年88岁

东北民众反日会欢迎黄显声,黄氏报告义勇军作战经过

东北民众反日会,於昨天下午一时半,在奉天会馆欢迎自沈归来的辽宁警务处长黄显声氏,到五十余人,由黄氏报告义勇军在关外作战经过。兹录黄氏报告词为次:

在义勇军十四天与日作战情况之事,先述说义勇军的来历,义勇军是多数人曰之为土匪的。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先,全省统计,土匪不过只有一千八百余人。而在事变之后各处义勇军蜂起,此即可证明义勇军非土匪。在抗日会领导之先,义勇军或稍有逾越之处,衣食并未统筹,故在各处筹措,日人即宣传为土匪,实义勇军即本省老百姓起而自己之团体,以未受训练之老百姓,使用十九世纪前之武器,而抵抗强国,即新式战具,故我等因自现状中研究组织及指导而对方敌人收回已失领土。第一次日军将攻锦州时,军队过来新民,因当时交通不便,故约定日军过新民时义勇军即起与之战,日军即过新民,义勇军即占巨流河,并进至皇姑屯,双方战争损失皆巨大。日军在先之计划本思以旅团之兵力攻击锦州。但思及一路进攻之危险,故日军改变计划,最先本以多门师团攻黑,由北海边调来之旅团围攻黑,有多门师团攻锦并由朝鲜调来二旅团攻黑。十二月二十日日军即由此城进攻,至门铁时即与我义勇军第二路第十四总队开始冲突,日方有骑兵四、五百人,而我方骑兵则较日方尤众,二路及四路皆集中沙岭应战,而日军未能前进,后日军向田庄台出发,我第十九旅两营及海防旅二营被困,十九旅两营逃出。但海防旅未推出,后义勇军复援,相战二日二夜,方能解围,双方牺牲皆甚大。义勇军获炮十二门,俘虏四十八人、获枪二百七十三支,后又有日军八十余人被我军围困,而当地商团则以日军妥协应战至使日军解围。二十九日盘山十九旅完全退出,并未通知义勇军,致被日人占领。后又由义勇军夺回,当时因田庄台大崖沙岭受伤之义勇军,共有四百多余人。医院等处亦并无准备,轻伤者多每人给大洋五十元送至村乡,并输送百余人至锦,以免被敌人暗算。三十日打虎山开始接触,当时义勇军每一有子弹百五十粒,至大凌河北岸时,每人只余三四十粒。至一日时子弹不能输送,沿站秩序之乱,故至二日早,子弹来源断绝,但我义勇东南二支队战况甚佳。在一村中围困日军四十名,故有义勇军二百余人,乘马至锦领取子弹。但因子弹缺乏,未能如愿。当时该员即放声大哭,将所有处中子弹全数给予,彼等揣去。二日早拟进攻锦州,当时将全锦队伍调出并破坏铁路一段。二日乃偕人员由锦西退出,此次战斗十四日之久,共得炮十一门,步枪五百八十余支。此次未平之目的,即为计划将来作战计划及子弹来源计划,伤亡人员抚恤办法,再敌人计划,亦可略为报奉票作废,而断绝民间之经济云。

京报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六版

中共锦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 抄至 1931年-1933年《京报》:抄至吉林大学图书馆, 1982年3月2日

黄显声抗日简况-长春社科所介绍

黄显声是张氏集团少壮派中一代表,早期与张学良同玩,最初黄什么都干,与张学良同有旧习气,受爱国思想强,特别“九一八”后。“九一八”前任沈阳警察局长,黄依靠警察队伍同日本对付,学良弟学城投日,成立伪军队伍,于辽西高山子与抗日军对立,学良弟为伪军头目。被黄手下熊飞打死,从沈撤后在锦成立政府,有部队。黄带领“北平抗日民众救国会”-良故旧组织,与良密切,其中阎宝航建议良,把黄委为东北抗日最高负责人,给武器,黄年轻少壮派,老官僚万福麟不同意,黄从东北前夕发报-“民抗“介绍抗日情况。民抗军事部长王化一,后黄调回北平任骑二师师长。北京军委会张学良负责,后来良出国,“西变”黄不在西安,黄与河北万福麟在一起,对捉蒋,黄非常支持,万认为良捉蒋未同其商量,黄当时要配合“西安”,要收拾国民党力量,被53军万福麟扣压,黄当时为付军长,东北军被蒋介石反解后,黄无实权,共产党对黄做了不少工作,黄更加支持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去武汉和周总理有接触,总理有时与闫在黄家会面,同座相谈。

又一次在汉口旅社,总理召集闫,于又夫七人谈话中,有黄共谈三四次,黄彼时被国民党注意上了,怎样被捕不清。

黄历来于万福麟有矛盾,万反对黄升迁,黄有一批枪准备抗日用,万要收缴,未成。黄一改旧习,要求进步,有一个东北军军官“中下级”,投国民党军统,一次请东北军旧撩喝酒,请到黄名下,黄瞧不起此人,不与为伍,可能是万福麟之子万国宾说给了那个军官,加黄与共产党近被注意,那个军官恨在心,为其添枝加叶,说黄与共产党有勾结,一晚,黄被任找去,说是有事,再就没回来。第二天黄的爱人找万国宾,刘多荃,说了此事。。。。

二人又去找闫,闫又去找戴笠,戴佯装不知,闫又找宋子文与戴讲,闫又找戴,戴说:这事是康泽办的,非我办。现在办不了了。闫又打听押在何处,戴说押在二科(科长姓朴)。闫又找朴,朴说上面有令,任何人不得见,捎东西可以。去了几次不让见。不久把陷害黄的军官捉起来了,因其泄密,黄与那个军官在狱中见面,黄把他大骂一通,这人不久疯了,死在武汉。

一九三四年闫带东北中学师生到南口军事演习,日本人不允,出动二辆日军卡车,日军架机枪欲打,并放军鸽报信,闫到南口车站,打电话给黄,说了情况,黄说;如果他们打了,你们先抵挡一阵,一小时后我骑二师定感到。闫也同时打电话给北京救国会,消息传到何应钦与黄孚耳中,然后不让黄轻举妄动,又放人调解,日军又派十二辆卡车列阵,后解决对抗。

廿、革命自有后来人

黄显声将军的孙子黄文祥(中)(北京东城区黄城根达教胡同#6)

 

据黄文祥回忆,听他奶奶说,当家人把黄文祥100日照片给黄显声将军看,黄显声给他起名:黄文祥,
文是黄显声家族的第14辈范的字,取名文祥与文天祥的名字相近,有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

黄显声将军的重重孙子: 黄少潼(2019)

2021年7月:黄显声将军的长子长孙黄文祥与他的孙子黄少潼

廿一、参考文献

1. 张万杰,刘澜波在东北军奇兵第二师中的统战工作,辽东学院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4期, 2014年8月
2. 刘毅, 抗战时期国民党东北地下抗日组织述论, 东北史地,2016年2月
3. 东北人物志, 满洲报社,1937年
4、朱如田口述,董连柯整理,刚直不阿的爱国者 -怀念我的三哥黄显声 (朱如田是黄显声将军的姨表妹)
5、中共辽宁省委党史资料征委会: 黄显声, 1983年5月
6、黄丽敏,张学良的生死之交黄显声将军,文史精华,2002, 6(145)
7、张万杰,刘澜波对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性贡献,辽东学院学报,2012年10月,第14卷第5期
8、王海晨,郭俊胜,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评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10卷第5期
9、李珩增,从北伐战争分期看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失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2007,第3期

如有任何疑问,请电邮:xhuang50@163.co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